2025年第1季,中国平安(02318.HK)用以衡量其持续性经营业务表现的指标——归母营运利润(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下同),实现2.43%的同比增长,至379.0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其中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达268.64亿元,同比增长4.99%。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有所改善
经过多年来对寿险业务的改革,中国平安(601318.SH)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有了明显的改善。2025年第1季,其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新业务价值率达成32.0%,有10.4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其中业务增长主力军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4.0%。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的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33.8万,见下图,尽管较期初有所下降,但代理人规模缩减的趋势已大致稳定下来。
财华社也留意到,代理人数量虽然减少,但随着代理人收入的提升,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持续攀升,显示出代理人的人均创收能力在不断提高。2024年,其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按年增长43.3%,而2025年第1季,人均新业务价值继续按年增长14.0%。
同时,平安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170.8%的同比增长,其指主要原因在巩固国有大行合作方面,还拓展头部股份行、城商行等潜力渠道,并在网点经营方面持续提升产能。
在渠道扩张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的推动下,该集团的寿险业务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财险业务利润下滑
2025年第1季,平安产险的保险服务收入按年增长0.65%,至811.53亿元,综合成本率也优化了3.0个百分点,至96.6%,但是其产险的归母营运利润却按年下降16.44%,至32.37亿元。平安没有详细解释收入与成本率优化,但利润下降的原因,我们根据过往的业绩,猜测财险业务的总投资收益下降和其他收支增加,或是拖累其利润表现的主要原因。
银行业务息差缩小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9.56%权益的平安银行(000001.SZ),于2025年第1季的日均生息资产规模按年微降0.15%,至5.04万亿元,平均收益率按年下降63个基点,至3.62%;计息负债规模按年缩小0.96%,至4.88万亿元,平均付息率按年下降46个基点,至1.84%;净利差(计息资产收益率减去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之差)按年下降17个基点,至1.78%。尽管市场利率下行,但商业银行因其在经济复苏中需要发挥能动作用,平安银行的负债端利率降幅未跟上收息资产端的降幅。
平安银行净息差(净利息收入除以计息资产日均值)于第1季按年下降18个基点,至1.83%。
受息差缩小,日均生息资产规模微降拖累,平安银行的营业收入按年下降13.1%,至337.0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则按年下降5.8%,至140.43亿元。受此影响,中国平安第1季的银行业务归母营运利润按年下降5.59%,至81.70亿元。
平安银行于今年3月末的不良贷款率仍维持在1.06%的稳定水平,但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时的250.71%下降14.18个百分点,至236.53%。
险资投资组合收益率维持稳定
2025年第1季,中国平安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0.9%,同比持平。
2025年3月31日,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92万亿元,较年初的5.73万亿元增加3.3%。该公司没有披露详细的资产配置情况,但我们从其2024年末的资产配置状况留意到,相较于前一年,平安于2024年增加了在现金和定存的配置,也增加了对债券型金融资产的配置。
此外,其债券计划及债券型理财产品于今年3月末的规模为3,599.94亿元,较期初的3,666.29亿元下降3.3%左右,占投资组合的比重由期初的6.4%进一步下降至6.1%,而根据其2024年年报,其债券计划及债券型理财产品的规模于2024年已下降2.4个百分点,或反映平安正进一步优化管控债券计划及债券型理财产品规模,以管控该资产类别的整体风险。
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66.15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为3.5%,较期初的2,025.19亿元稍有增加,但所占比例维持稳定。
总结
总括而言,中国平安于2025年第1季的整体利润表现大致维持稳定,主要得益于寿险及健康险的业务表现亮眼,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归母营运利润维持增长。财险分部从业务面来看,收入稍有增长,综合成本率有改善,但利润表现不佳,或与投资收益与其他成本有关,平安未透露原因。平安银行受息差缩小、日均生息资产规模微降影响,利润有所减少,但这与市场趋势应一致,风险亦得到控制。
从长远来看,若其寿险业务继续保持现在的发展态势,财险业务能进一步扩大和维持综合成本率于稳定水平,平安应可维持乐观的展望。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