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咄咄逼人,同时又摇摆不定,这种不确定性让全球贸易环境充满变数。
美商务部长回应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时,表示只是暂时的。特朗普4月13日(周日)也表示,“上周五没有宣布关税‘例外’,它们只是转移到不同的关税‘类别’。”他还声称,下周将宣布半导体关税税率,并将在不久的将来生效。
面对美国单边霸凌胁迫的做法,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除了强硬反制美国,如何抵消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也是重中之重。扩大内需,强化内循环,有助于在这场硬战中将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零售巨头积极助力出口转内销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目前实际上已高达145%。美国这一霸道举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多层次的,不仅直接增加成本,还可能引发产业链转移、市场份额萎缩等长期问题。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转战内需市场等方式来抵消负面影响。转内需是可行路径之一,为帮助出口企业转内需,国内零售巨头齐心协力,近几日纷纷扛起重任。
根据财华社不完全统计,包括盒马、永辉超市(601933.SH)、华润万家及物美集团在内的线下零售巨头,以及京东(09618.HK)、阿里(09988.HK)、抖音及快手(01024.HK)等电商巨头在内,均已宣布将通过流量扶持、数据赋能、渠道对接等方式,助力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
例如,京东宣布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阿里旗下淘宝特价版上线了外贸频道,帮助外贸工厂拓展国内市场,阿里巴巴1688平台也推出针对外贸企业的“数字内销”措施;永辉超市称,外贸企业若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永辉将为它们开通“绿色通道”完成15天极速上架。
此外,东方甄选(01797.HK)也宣布正式启动“外贸优品入驻”专项行动,让更多优质外贸产品走进直播间,服务国内消费者。消息披露后,东方甄选股价大涨,截至发稿涨幅为10.39%。
百度(09888.HK)则宣布将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
零售巨头为出口企业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持,其意义不仅在于短期纾困,更涉及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内需潜力足以吸纳部分出口转内需市场。新中产阶层对高品质、差异化商品的需求增长(如生鲜、智能家居等),与部分出口企业的产品定位相契合。零售巨头可通过渠道帮助出口企业快速触达消费者,且品牌背书缓解出口企业信任难题,为出口企业搭建一条“内销快车道”。
应对外部挑战,内需张力打开
国内外贸企业可在三方面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一是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二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三是转向内需市场,消化部分外贸产能。
出口方面,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其中,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
内需方面,我国内需市场不仅庞大,且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等政策拉动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及4.6%。
我国正加快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扩内需各项政策也在加力扩围,内需市场的容纳效应将日益显现。
于今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等。
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动能,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将安排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进一步鼓励推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全国各地区也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相关商品消费潜力较快释放。
华西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预期各地后续或将持续出台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和财政政策,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消费领域全面复苏,在应对贸易战的重大挑战之际,内循环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压舱石。
小结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零售平台的深度赋能,外贸企业迎来了拓展内需市场的重要机遇。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企业分散风险、增强抗压能力,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产品选择。
未来,随着内外贸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企业若能抓住消费升级趋势,优化产品与服务,有望在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实现新的增长。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