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就曾挥舞关税大棒,而在第二次竞选总统时,特朗普表示,上任后计划征收关税。
而在4月2日(以下均指当地时间)美股盘后,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项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此外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少人对可能的关税对垒早有预期,但此次“对等关税”波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强还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在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阴云之下,美股市场遭遇连番暴跌,苹果(AAPL.US)、特斯拉(TSLA.US)、博通(AVGO.US)等明星科技股普遍出现大幅下跌。
通胀预期升温,叠加金融市场动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广泛反对,不少民众上街高喊:“住手!”
在多方面的压力之下,特朗普叫停了刚刚生效仅几个小时的全面对等关税,实施为期90天的暂停措施,并进行贸易谈判,但仍保留了对全球范围内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已于4月5日起生效),并对特定行业继续征收关税,同时暗示未来可能会征收更多。
不过,白宫官员称,3月12日生效的25%钢铝关税以及4月2日生效的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仍然有效。而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将继续维持零关税。
受上述消息刺激,美股市场于4月9日迎来显著回暖,纳指劲升12.16%,标普500指数飙涨9.52%,道指也大涨7.87%。
不过,虽然美股市场缓了一口气,但特朗普依然面临多重困局。
一方面,4月9日,美联储在官网发布了3月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在上月的会议上几乎一致认为,美国经济面临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同时出现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滞胀。因此,美联储决定继续暂停降息。
另一方面,近期,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两位资深成员——美国参议院临时议长、爱荷华州共和党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和华盛顿州民主党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Maria Cantwell)共同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2025贸易审查法案》。这项立法将限制特朗普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单方面征收关税的权力。
这项法案的提出,也表明特朗普遭遇共和党党内背刺。
此外,4月5日凌晨,美国参议院经过通宵达旦的“马拉松式”投票,以51-48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名为“预算协调”(budget reconciliation)的议案。
这项议案最大的战略意义在于解锁了“预算协调”机制,这将允许共和党人绕过参议院的“冗长辩论”(filibuster)规则。通过这一程序,共和党可以在没有民主党支持的情况下,仅以简单多数通过特朗普的税收、边境安全和军事优先事项法案。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上述决议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意味着特朗普的减税议程和提高债务上限法案迈出重要一步,缓解了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同时避免今年夏季可能发生的债务上限危机。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考虑到民主党预计将团结一致予以反对,加上共和党内的阻力,上述议案的议程暂时被推迟。这也显示出共和党内围绕是否削减医疗补助、健康保障、食品援助等项目存在严重分歧。
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可能会在明天”继续推进投票。
据悉,面对共和党内的反对声音,特朗普也在持续施压,但效果存疑。
而该项议案的不确定性将决定债券市场走向,德银分析师认为不同情境下美债收益率差异可达60个基点。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