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令美国再次强大吗?华尔街已经给出坦率而直观的答案。
2025年4月2日收盘后,特朗普签了两个关于“对等关税”的命令,说是要给贸易伙伴们设个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说要对某些国家收更高的税。比如英国得交10%,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越南46%,柬埔寨49%……这下好了,全面开启关税战,185个国家受到影响。
受此影响,美股在特朗普签署关税政策后持续暴挫。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两个交易日累跌3,910.46点,或9.26%。
标普500指数两日累跌近600点,跌幅高达10.53%。
反映科技股表现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成为暴跌重灾区,两日累跌2,013.26点,跌幅达到11.44%。
受伤的是美国消费者
令人咋舌的是,这份名单甚至涵盖了靠近南极区域的“企鹅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这座孤悬于印度洋的岛屿,距离澳大利亚西南约4000公里,岛上除了慵懒闲适的海豹和憨态可掬的企鹅,以及一些鸟类,几乎荒无人烟,却也被美方纳入征税范围,被征收10%的“对等关税”。白宫官员给出的理由是,该岛属于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而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的贸易伙伴,其相关领地自然也在此次征税范围内。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以恶搞形式调侃美国对企鹅征税这一荒诞举动,全球媒体也聚焦于此,“企鹅税” 迅速成为网络热梗。大家不禁感叹:“可怜的老企鹅,我不知道他们对特朗普做了什么……”
而特朗普此番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为,不仅让众多国家面临经济挑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贸易格局走向的深深担忧。
受特朗普关税影响,各大贸易国均已宣布或正在酝酿新的反制措施。
中方积极应对,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同时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中方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此举直接有力地回应了美国的关税挑衅。中方宣布从4月4日起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展示出我方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一贯立场。此外,中方还果断打出包括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欧盟和欧洲各国均已开始着手准备反制措施,欧盟很可能通过加征报复性关税,动用《反胁迫工具法》和针对服务贸易加强监管如对美国数字服务征税来实施反制,美国龙头企业在欧盟拥有很大市场,不过服务业监管的巨额罚款更是令人咋舌。比如说,像苹果、微软等美国科技七雄,如果被反垄断调查盯上了,影响将是巨大的。就像之前宣布关税政策之后,苹果的股价狂跌了15.86%,两天时间里市值就缩水了5334亿美元。
可以说,现在特朗普在向全世界开战,包括无人岛的企鹅,没有一个国家是他的朋友,他的这种做法损人不利己。
有街头志愿机构采访美国民众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有从事进口贸易二十年的贸易商告诉美国人,美国对外国货品进口征收关税,支付关税的是美国进口商,它们的成本增加了,会将成本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最后埋单的是美国本土的消费者。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吗?
特朗普声称要通过各种不利于全球贸易的方式,将全球生产线迁移到美国,以实现美国复兴。
有意思的是,美国在数十年前就将制造业大规模外迁,初衷是为高端产业和消费者削减成本。如今若想将产业链回迁本土,重建完整的工业体系恐怕需要耗费几十年。相比之下,目前中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供应链网络。可以说,中国制造业一旦停摆,全球工业生产都将面临瘫痪的危险。
诚然,构建上游供应链并非一代人所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如何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燃眉之急”呢?
可以预见,最终的结果还是得自付高价关税采购外国货品,得不偿失,这也是美国民众近日纷纷抢购中国家电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未来这些货品的价格肯定大涨。
美元霸权地位失守
在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后,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2水平。离岸人民币周五一度突破7.24,欧元兑美元更一直保持在1.10左右水平,这是欧元2024年10月以来的高位,见下图。
全世界都在抛弃美元,除了关税问题,消费者对定价高昂的美国制产品不认可而纷纷抢购外货之外,也反映出企业没有信心在美国进行投资,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政策订立方式让企业家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重新构建产业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更长远的规划和协商,特朗普并没有给予企业这样的环境,最近更有传言指特朗普可能会废除拜登时代的《芯片法案》,这会让众多高端科技企业的前期投资打水漂,包括台积电(TSMC)。特别是一心一意为美国制造业打造就业岗位的台积电,此刻想必是追悔莫及。
最受伤、最痛心的莫过于美国本土居民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关税政策实施之后,率先“受伤”的将是美国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将要支付更高的价钱购买必要的消费品,势必推高通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强调,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并可能保持高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美联储在特朗普的压力下降息,将对美国通胀火上添油。
如何支撑起美国消费者因为关税而多支付的价格以及因为通胀升温而需要加码的“通胀税”?掏腰包的最终还是他们的雇主。
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增加了22.8万个非农就业职位,远高于2月份修正后的11.7万个,也高于预期的13.5万个,见下图。
即使就业职位在增加,大型科技企业以及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都在大手笔裁员,但美国的就业率仍处于高位水平,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市场依旧高企,企业不停地抢人力资源。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失业率仍只有4.2%,引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评论:美国的就业市场依然强劲。
我们留意到,2025年3月美国非农私营企业雇员的平均时薪按年上升3.8%,2月份上升4%;相比之下,美国2025年2月份核心PCE物价指数按年上升2.8%。也就是说,劳动力成本的涨幅要超越物价指数。
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关税政策的实施,消费者物价势必上涨,而大力呼吁美国企业回归同时又在驱赶移民的特朗普将令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紧缺,从而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飙升。试问哪家企业会在一个成本持续飙升、利润前景却未必得到保障的国家进行投资?这是否明智之举呢?
倘若特朗普的“倒逼”策略未能如愿使美国重返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的冲击,美国经济将缺乏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支持,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后果不堪设想。
对其他市场,是危,更是机!
在当前美国推行的关税政策之下,中国存在很大的发展机遇,并且在重重挑战中逐渐凸显出自身的优势地位。
美国的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对全球产业链和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例如,随着特朗普取消《芯片法案》,台积电赴美设厂一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如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台积电有很大可能重新布局,选择回归与华为展开合作。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也将推动本土科技企业的协同发展,增强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关税政策,使得国际社会对其信任度大幅降低。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信心则在逐步提升,我们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展现出大国风范与责任担当,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以香港为例,随着中国不断强化对香港的支持与治理,香港在国际上的形象日益向好,外国人对香港也增添了更多的关注与喜爱。在此情形下,香港适时考虑与美元脱钩,进一步强化自身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不失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
反观美国,在推行不合理关税政策后,美股持续下跌,令到黄金价格不断攀升,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市场也呈现出升幅。美国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这种经济动荡局势不禁让人联想到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若美国继续维持这种短视的经济政策,无疑将加速自身经济的衰退。而特朗普政府若期望凭借加征关税实现 “让美国再次伟大”,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不排除其背后存在利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妄图在国际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的意图,但这种做法已引发全球众多国家的抵制与反抗。
需要强调的是,台湾当局不顾台湾民众利益,执意将台积电送往美国设厂,这一做法不仅损害了台湾地区的产业利益,更凸显出其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缺乏战略眼光。但特朗普并不买账,令台湾政客对美国政权失了信任。可能间接帮助中国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未来,在特朗普剩余的任期1380天内,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凭借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坚定的开放决心,完全有实力在这场全球变革浪潮中行稳致远——依托"世界工厂"的强大底蕴、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持续突破的科技创新能力,赢得更多发展机遇。随着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格局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会清晰地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