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港股及A股两市的稀土概念股集体走强。
截至收盘,天和磁材(603072.SH)录得涨停板,金力永磁(300748.SZ)涨5.2%,中科磁业(301141.SZ)涨4.27%,银河磁体(300127.SZ)涨2.98%,正海磁材(300224.SZ)涨2.11%,北方稀土(600111.SH)、中国稀土(000831.SZ)等跟涨。
在港股市场,相关概念股亦呈现出同步上涨的态势。金力永磁(06680.HK)涨幅达到9.53%,成为板块中的领涨者;中国稀土(00769.HK)亦有2.56%的涨幅。
在普跌行情之下,稀土概念板块逆市大涨,或受益于“情绪面+基本面”的双重共振,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有业界人士表示,稀土作为现代众多高端产品的核心原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直以来在国际贸易中都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鉴于此,有机构强调,关税扰动持续,稀土作为对抗关税扰动的出口替代品种,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重视板块配置价值。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稀土市场呈现出供需两端同步改善的积极态势,这也为资本市场中稀土概念股的走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尤其是在需求端,稀土下游消费结构包括永磁材料、冶金机械、石油化工、抛光材料、玻璃陶瓷、储氢等。其中永磁材料是稀土领域发展最快、产业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发展方向,需求占比超过四成。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风电、人形机器人等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需求的爆发,为稀土永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测算,单台人形机器人需2-4kg钕铁硼磁材,若远期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达1亿台,将新增20万-40万吨钕铁硼需求,相当于再造一个现有稀土永磁市场。此外,2025年特斯拉Optimus进入量产阶段,国内厂商加速布局,带动稀土磁材需求预期升温。
在业绩层面,去年受稀土价格调整影响,相关公司经营普遍承压。以国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龙头——金力永磁为例,2024年该公司实现收入67.63 亿元,同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2.91 亿元,同比下滑48.37%。
不过,随着产业供需格局逐步优化,稀土价格已企稳回升。中邮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稀土原材料呈下跌趋势。以金属镨钕为例,均价49万元/吨,较2023年65万元/吨均价下降约25%;24Q2以来恢复平稳,截止2025年3月底,金属镨钕价格上涨11%,呈现稳步上涨趋势。
展望2025年,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认为,在稀土价格逐步回暖的背景下,稀土公司的业务盈利也有望逐步恢复。
东兴证券研报称,金力永磁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不匹配,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变动滞后,叠加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随着锁价订单执行,金力永磁盈利能力已在三、四季度逐步改善。该行认为,2025年稀土价格触底持稳后,金力永磁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