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迎一家新能源巨头,A+H队伍持续扩大
2月22日,晶澳科技(002459.SZ)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
晶澳科技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曾于200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于2018年私有化退市,2019年在A股通过借壳方式上市,目前市值约430亿人民币。
显然,A+H正在成为2025年港股IPO市场最重要的主线之一。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目前已有近30家A股公司启动A+H上市计划,其中赤峰黄金已过聆讯,12家公司已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其中4家已备案,包括同行业的均达股份),12家已公告但尚未递表,还有至少4家传出有意赴港。
二、AH上市公司的优势:直接进港股通,没有市值规模要求,不会被剔除!
对非A+H股公司而言,要进入港股通,需要先成份恒生综合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指每半年进行一次检讨,检讨的时间点为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数据范围为检讨时间点前的12个月,最终定期检讨的结果将于数据截止日后八星期内公布。
但对于AH公司而言,上市并结束稳价期(通常30天左右)后,可以直接进入港股通,如果没有稳价期则直接进入。
根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港股通业务实施办法,对于A+H股上市公司,其H股在港股上市后,满足以下条件后,可进入港股通:
价格稳定期结束:H股在联交所上市后的价格稳定期结束(H股在联交所上市后的价格稳定期通常为30天,从递交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期的次日开始计算)。
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相应A股在A股市场上市满10个交易日。
不属于排除情形:A股未被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处于退市整理期。
由于AH公司即便不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也一直是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这意味着公司无论市值大小,只要对应的A股未被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处于退市整理期,就不会被剔除港股通!
三、合资格的A股公司赴港上市,享有快速审批
不管是否已在A股上市,能够满足港交所的上市标准的公司就可以申请上市。
港股主板上市的通用财务标准有三种,三选一:1)市值/收入测试、2)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3)利润测试。
除了财务指标外,也要满足公众持股量的要求。如果公司市值低于100亿,则是25%的公众持股量;如果市值高于100亿港元,则可降至15%;对于特大型市值发行人,联交所按个别情况可接纳<15%。
合资格的A股公司,在上市过程中享有快速审批的制度优势。
2024年10月18日,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预计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的A股上市公司,先A后H赴港上市,若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证监会及联交所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在此情况下,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
四、AH股公众持股量要求或将放宽
关于AH公众持股量,或即将迎来改革。2024年12月19日,港交所刊发《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咨询文件,咨询期为期三个月,于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结束。
A+H发行人方面,港交所建议降低A+H股发行人须于香港上市的最低H股数门槛至发售股份须占该等A+H股发行人同一类别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数至少10%;或相关H股于上市时有至少为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并由公众人士持有。
这意味着,现在100亿市值的公司需要发15%的股份,未来可能只需要发10%的股份,发行规模从15亿港元可降至10亿港元。而对于500亿市值的公司,现在15%对应需要发行75亿港元,未来最低可只需要发行30亿港元,相当于仅需6%的发行比例。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