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从芯片霸主到深陷泥沼,英特尔何以至此?

日期: 2025-02-17 16:00
作者: 毛婷

据传,昔日的芯片霸主英特尔(INTC.US)或遭分拆,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博通(AVGO.US)或有意竞购其芯片设计和营销业务,而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TSM.US)或正研究运营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厂,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应不会允许台积电这样的外国运营商经营其高端芯片业务,除非只是进行投资。各方尚未回应有关传闻。

不过,英特尔分拆的传闻应不是空穴来风。截至2024年12月28日止的财政年度,英特尔收入按年下降2.08%,至531.01亿美元,其中其代工业务收入按年下滑7.23%和包括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bileye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按年下滑31.81%,抵消了其英特尔产品收入按年增长2.69%的正面影响。

2024财年,其晶圆代工业务的经营亏损大幅扩大92.78%,达到134.08亿美元,严重拖累了其整体业绩表现,业绩转盈为亏,经调整净亏损为5.66亿美元,而上年为净利润44.23亿美元。

英特尔为大部分计算机系统生产商供应微处理器,也是大多数个人电脑中使用的x86系列指令集开发商之一,为何如今沦落至此?

英特尔何以至此?

英特尔于1968年由半导体先驱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摩尔定律正是他的经验之谈)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以及投资者亚瑟·洛克(Arthur Rock)共同创立,并且在安德鲁·格罗夫(Andrew Grove)的高效领导下,成为推动硅谷崛起的重要科技力量。

同时,英特尔也是SRAM和DRAM存储芯片的早期开发商,在1981年之前,这两项业务占其业务的大部分。尽管英特尔在1971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芯片——英特尔4004,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个人电脑逐渐开始普及时,商用微处理器芯片才成为它的主要业务。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微软(MSFT.US)Windows与英特尔组成的“Wintel”合作联盟,在塑造个人电脑市场格局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巩固了英特尔在市场上的地位,成为其重要的价值护城河。因此,英特尔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力投资新的微处理器设计,促进了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它成为PC微处理器的主要供应商,拥有90%的市场份额,并以积极的反竞争策略来捍卫其市场地位,特别是针对超微半导体(AMD.US),并与微软争夺计算机行业方向的控制权。

然而,随着科技的演变,市场也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

高速网络的普及和需求的转变,让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主流。

此消彼长,个人电脑的销售也开始下降。当前全球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使用Arm(ARM.US)设计的处理器内核,使用Arm指令集,Arm已经成为英特尔处理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此外,还有开源的RISC-V指令集也成为其竞争对手,华为也已经发布了基于RISC-V指令集的芯片。

自21世纪以来,尤其在前10年后期,英特尔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导致英特尔在个人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市场份额下降。但即便如此,到2023年,英特尔仍在x86市场以68.4%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只是这样的地位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英特尔生产的微处理器如CPU,在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蓬勃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芯片是通用计算的主要工具,其进行的计算是一个一个串行。但是到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其计算规模已非往日可比,尽管通用CPU还是能运行AI算法,但AI的巨量计算规模使得CPU的使用成本过高。

此时,英伟达(NVDA.US)迅速崛起。

英伟达的GPU与CPU的工作方式不同,CPU以串行的方式运行所有计算,而GPU则能针对相同计算同时运行多行迭代,这种“并行处理”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变得更有效率,这也是英伟达能够推出最先进AI芯片的底气。

不过,英特尔主张其拥有设计和制造芯片的能力,这在业界较为罕见,因为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如AMD和英伟达等,没有自己的生产设施,而是依赖承包商如台积电、富士康、三星、SK海力士等进行代工。

值得留意的是,AMD也曾拥有自己的芯片代工生产线,最后向外出售,这一方面是因为半导体工业生产资金投入巨大,存在典型的周期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既当设计服务公司又当代工厂,客户会担心自己设计的芯片被盗取重要技术,这正是AMD等美国大型逻辑芯片公司出售自己晶圆厂而只专注于设计的原因。对比之下,仅专注于做代工的台积电,不参与芯片设计,只琢磨工艺和如何优化产能及满足客户需求,将生产效益做到极致,才能做强做大。

台积电目前的产能是英特尔的数倍,即使英特尔投入更多资源发展代工业务,也难以追赶台积电的领导地位。

除此以外,尽管英特尔一再强调其十分重视代工业务,并将代工客户放在首要位置,但结果说明一切:英特尔自2015年以来一再推迟10纳米和7纳米制造工艺的量产,而台积电和三星早就能制造出最尖端的芯片。

因为固守x86的优势、欠缺创新和跟随时代的战略优化,英特尔的问题变得积重难返,过去的芯片霸主荣光已然黯淡。

分拆英特尔,以提高其运营效率,应有其必要。

谁是得益者?

可是,对于美国而言,英特尔是属于美国的英特尔,台积电与三星这两家顶级代工厂固然是最大、最优秀的晶圆生产商,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都在亚洲。

这不是美国的政客愿意看到的,英特尔的代工业务是否会如此轻易地让台积电运营,恐怕没那么容易。

对于特朗普来说,不论是晶圆代工还是芯片设计,都必须由美国企业控制才行,台积电要参与其中,采取的方式或顶多只能是技术支持和财务支持,难以获得控制权和经营权,而且还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

但无论如何,这一传闻应利好本来就能得益于定制芯片ASIC的博通,而英特尔的现有股东和投资者也应会乐见其得救。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