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长安汽车(000625.SZ)、长城军工(601606.SH)、建设工业(002265.SZ)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其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几乎同一时间,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东风股份(600006.SH)、东风科技(600081.SH)也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东风公司通知,其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上述公司均表示,相关重组可能导致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有关安排也还需履行程序并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似乎意味着,央企新一轮的重组整合号角再度吹响,虽然暂时未能确认兵器装备集团和东风公司是否互为重组对象,但市场一直有关于汽车央企的重组传闻,本次两大央企集团旗下涉及两家重量级车企东风、长安,堪称汽车“国家队”,且二者渊源已久。
2017年,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与一汽集团便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次年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2019年,东风公司、兵器装备集团又与一汽集团等成立了中汽创智,在智能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而本次,两大央企旗下公司同时公告,相关消息无疑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联想。
2月10日截至发稿,东风科技、东风股份、长城军工集体涨停10%,长安汽车大涨5.76%,建设工业亦大涨。不仅如此,兵装系旗下湖南天雁(600698.SH)、中光学(002189.SZ)、东安动力(600178.SH)亦涨停10%,港股上市公司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大涨超20%。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剧变,新能源成为潮流,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呼声亦日渐高涨,与此同时,合资品牌销量疲软,面临市场份额被侵蚀、利润空间被挤压的窘境,在此背景下,传统汽车“国家队”(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转型速度相对滞后,其核心竞争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数据显示,东风汽车集团2024年累计销量约189.6万辆,同比下滑9.2%。其中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尤以东风本田降幅最大,岚图等新能源品牌增速较快,但体量仍小,难以弥补合资板块缺口。而长安汽车2024年销量268.3万辆,同比增长5.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仅约73.5万辆。
实际上,在去年3月份在“部长通道”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就曾向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三大汽车央企发出“警示”。他表示,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汽车企业在这方面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TSLA.US),不如比亚迪(002594.SZ),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
此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坪公开喊话,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专业化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
今年1月份,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亦强调,要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是央企重点经营的领域,如果上述汽车巨头真的“抱团取暖”,推进合并重组等事项,确实符合国家支持央企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逻辑,同时也是市场极度内卷下的明智选择。重组后的汽车国家队可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共享海外渠道,规模优势凸显,后续有望与特斯拉、大众等巨头竞争,话语权得到增强,长期看或将提升中国汽车全球竞争力。
申万汽车分析也表示,东风集团股份和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的变更,标志着汽车央企整合进入新阶段。在其看来,汽车产业需要强大的国家队作为基底,央企股权整合不仅可提升产业集中度,对内还可实现平台化管理、降本增效,对外则能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