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商业航天概念股表现十分活跃。
A股市场中,春晖智控(300943.SZ)涨20%,航宇微(300053.SZ)涨16.65%,航天宏图(688066.SH)涨近13%,佳讯飞鸿(300213.SZ)涨12.11%,航天长峰(600855.SH)、航天晨光(600501.SH)涨10%,航天科技(000901.SZ)涨9.96%,航宇科技(688239.SH)涨近4%,天银机电(300342.SZ)涨3.64%。
消息面上,“千帆星座”(“G60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将于8月5日在太原举行,星座规划实现超1.4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预计今年完成至少108颗卫星发射,2025年底实现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到2027年648颗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
本次发射属于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射组网的里程碑事件,号称中国版的“星链”即将闪耀星空,和马斯克的SpaceX同台竞技。
近年来,海外的卫星通信领域快速发展。其中,SpaceX已累计发射数千颗卫星上天,同时基于已组网的低轨通信卫星进行初步商业化探索。我国在该领域布局比较晚,尚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太空轨道和频率越发稀缺,我国商业航天方面的追赶必要且迫切。
有分析师预计,下半年随着GW星座和G60星座将进入招投标和发射密集期,产业催化不断。2024年将是卫星频繁发射组网、商业航天产业化的起点之年。
年初,商业航天首次作为新质生产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近期,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提到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提出要加强航天、军贸等领域建设和管理统筹。
对于后续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不少机构表示乐观。
国泰君安近期研报认为,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正从导入期转向成长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动其快速发展。参考SpaceX估值21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卫星通信是现阶段最成熟的商业应用,海外的成功证明了通过发射更多卫星组网以降低成本是未来发展方向。
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中游包含了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则主要是卫星的运营和服务。
但是,国内的商业航天发展还在初期,仍面临低轨小卫星供给不足、商业运载火箭运力低、发射成本高等问题。资料显示,当前国内低轨通信卫星成本约1000万美元,参考星链的降本途径,国内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环节的降本或带来相应的投资机遇。
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卫星产业链正式迎来发展机遇期,上游空间段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环节率先受益,其次是地面段网络建设设备和应用终端,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供应商。
国投证券亦表示,卫星的制造与发射属于上游环节,与行业景气度相关性高,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建设周期,相关卫星制造商、星上载荷供应商有望展现出较高的成长性。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