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光伏出海进入2.0模式:技术输出、本地合作 产业链掀起新一轮“淘金”热

日期: 2024-07-31 10:19
作者: 财联社

从“全球销售”到“本土制造”,光伏产业掀起新一轮出海中东热潮。6月以来,包括晶科能源(688223.SH)、TCL中环(002129.SZ)、协鑫科技(3800.HK)、钧达股份(002865.SZ)等多家头部企业披露投资计划,中东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投资新的热土。

继出海东南亚之后,光伏进入出海中东的2.0版本。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日前在接受财联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新项目将是本地造、本地用,产品将主要供应当地市场。以沙特工厂开始,晶科输出的是技术、体系、经验、人才、供应链,甚至企业文化。

投资中东愿景美好,但要建立全新的供应链体系依然是首要挑战。分析人士表示,除了特殊气候条件带来的建设难度外,生产方面,海外地区原材料供应问题会让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不过,据晶科能源介绍,沙特项目投产后将使用极具成本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制造的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出海中东的新模式:本土化制造

2017年,沙特能源部提出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到2030年沙特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将达58.7GW,占总发电装机量的50%。

今年7月,晶科能源宣布,子公司晶科中东、PIF(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子公司RELC,以及VI将在沙特阿拉伯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分别持股40%、40%和20%。项目总投资约9.85亿美元,用于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这也是晶科能源目前最大制造基地以及投资项目。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初期,晶科能源的“走出去”战略主要侧重于产品出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战略已经从简单的全球营销、到全球制造乃至全球投资。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全球化战略将从全球营销和被动的全球制造转变为主动的全球制造。

这也是中国光伏产业出海的一次新尝试。此前的2011年,美国开始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的高税率,我国主要光伏制造企业开始一轮长达十余年的出海东南亚进程。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家中国光伏企业通过合资、并购、投资等方式在东南亚地区布局光伏上下游产能。据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截至2023年,美国光伏电池组件有超过六成来自东南亚,其背后则是中国光伏制造企业的身影。

但随着东南亚四国光伏关税豁免期即将结束,以及美国新一轮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展开,中国光伏企业从东南亚借道出口美国的路径或将受阻。东方不亮西方亮,中东开始成为光伏出海下一片热土,晶科能源、TCL中环等产业链头部企业集中宣布,新的产能建设方案已经开启。

钱晶透露,晶科沙特工厂预计在2026年初左右投产,届时将生产出“第一块在沙漠生产的电池片”。沙特的雄厚财力和丰富资源,为大规模投资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和资源支持,对于项目快速推进至关重要。

目前,光伏产业正处于周期底部,产业链价格处于低谷,盈利压力贯穿各个环节,这激发了光伏企业走出去的热情。钱晶认为,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策略,仅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并不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钱晶多次向财联社记者提到本土化制造在新一轮光伏出海进程中的重要性,“无论产品性价比多好,效率、功率多高,今后不被需要的产能就是过剩产能。”她认为,本地制造的、绿电制造的、有当地服务团队支持的、有光储一站式方案的,这种产能才是被需要的。

晶科能源计划,沙特工厂的产品将主要供应当地市场,实现就地消纳,意味着沙特工厂的产品定价不需考虑国际运费等成本,仅需平衡当地生产成本等溢价因素即可。

从“单打独斗”到结队“抱团”

需要注意的是,在2030愿景以及清洁能源替代的需求下,沙特以及中东地区作为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作为一片未曾开拓的全新地区,出海中东依然充满风险与挑战。

有上市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海外地区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可能不如国内便捷,可能会涉及更复杂的运输和贸易环节,从而导致成本的上升。此外,不同地区的原材料质量可能存在差异,企业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取符合生产标准的原料,这是出海中东初期的主要挑战。

但光伏龙头加速出海依然是必然趋势。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一方面,国内市场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已趋于饱和,急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到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进一步全球化的输出能力。

据钱晶介绍,初期,晶科沙特的工厂主要依靠国内采购的原材料,类似于“把生鸡蛋带出去”的策略。随着时间推移,晶科将考虑更多采用当地的材料,这取决于当地供应链的发展和成本效益分析。如果当地供应商能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晶科能源可能会转向当地采购,这是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在吸取东南亚出海经验后,中企投资中东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晶科能源看来,“抱团”策略可以通过集体行动降低风险并共享收益。晶科能源计划在沙特逐步建立当地产业链,以减少对进口材料的依赖。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光伏出海中东的浪潮中,亦有TCL中环身影。作为硅片环节双龙头之一,TCL中环与PIF以及VI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项目。TCL中环表示,将支持沙特建立光伏晶体晶片的工业能力,支持区域高技术人才培育,推动中东地区的绿色能源转型并有效辐射中东、北非及欧洲市场。

与上一轮出海东南亚有显著不同的是,此轮光伏出海中东,多采取合资公司形式。在目前已披露的投资计划中,晶科能源和TCL中环均采取合资公司形式,其中,TCL中环与PIF、VI的合作中,项目子公司持股40%,PIF和VI则分别持股40%和20%。

钱晶表示,在项目公司的高层管理中,也会采取双方竞聘形式,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文章来源:财联社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