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出门问问(02438.HK)一度重挫约14%,收盘仍跌8%,目前公司报收2.3港元/股,市值为34.54亿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顶着港股“AIGC第一股”光环,出门问问自今年4月份上市以来,股价整体表现萎靡不振,至今累计跌幅已超20%。在海外AI巨头屡创新高、国内的算力赛道亦十分强势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出门问问似乎并不买账。
资料显示,出门问问目前营收主要由AI软件解决方案与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构成,2023年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67.7%、32.3%。
事实上,在2022年以前,AIoT硬件业务还是出门问问的营收支柱,彼时公司主要靠销售AI智能手表、AI智能跑步机等设备产生收入。随着AI技术应用的拓展,AI软件业务增长迅速,开始“挑起大梁”。
公司的AI软件业务分为AIGC解决方案和AI企业解决方案。
所谓AI企业解决方案,通俗来讲,就是提供面向汽车类客户的车载AI助手,以及面向金融、TMT类客户的智能语音客服和嵌入式AI软件服务等。由于搭上了电动车智能化发展的快车,该业务2022年营收爆发式增长,不过2023年却出现小幅下滑,其营收占比亦降至44.5%。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出门问问的下游为汽车巨头,有“大客户依赖症”,一旦双方合作不够稳定,或导致公司AI企业业务的收入承压。
这或许也是公司重视C端、发力AIGC业务的重要原因。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出门问问连续推出了AI配音助手“魔音工坊”、AI写作助手“魔撰写作”和“奇妙文”、AI数字人“奇妙元”、集成解决方案“DupDub”等一系列产品,反响良好。2023年,AIGC业务的营收占比从8%一跃上升至23.2%。
这其中,“魔音工坊”抓住了用户在“配音”全流程中的通点,积累了大量的注册用户付费用户,比如抖音的电影解说类短视频“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这个女人叫小美”等配音,大多数是由出门问问的“魔音工坊”生成。还有DupDub亦凭借多种逼真的声音和便捷的编辑功能,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还入选了“AI产品榜”出海明星榜单。
虽然产品颇受欢迎,但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出门问问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和5.07亿元,而同期,公司期内净亏损分别为2.76亿元、6.7亿元、8.03亿元,亏损窟窿却在持续扩大。
背后的原因或是,AI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为了应对竞争被迫“内卷”,研发开支持续攀升,2021年至2023年,出门问问研发费用分别为0.92亿元、1.19亿元和1.55亿元,同期营销开支亦高企,导致出门问问深陷亏损泥潭。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44亿元,而流动负债高达45.17亿元。
出门问问近期股价的颓势,或与其基本面的孱弱有关。业内人士认为,AI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烧钱”是普遍现象,出门问问营收增长乏力,研发耗资较大,造血能力捉襟见肘,不免让投资者产生担忧情绪。
然而,不少机构却表示乐观。国投证券在5月份发布研报称,AI技术迭代升级将逐步从技术突破转向应用落地,有望推动出门问问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为5.88亿、7.64亿、9.65亿。该机构首次覆盖并给予出门问问“买入-A”评级,对应目标价为4.68港元。
虽然站在AI的风口之上,前景可期,但出门问问能否杀出重围,仍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公司股价能否如券商预测般乐观,还需持续跟踪。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