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周期尚未完全结束,美股和欧股继续爬升,但是市场结构分化的脆弱性也在显现——市值最大的科技股领涨市场,其他上市公司的表现却一般。以新股市场为例,不论是华尔街、香港还是A股,IPO数量及融资规模仍未走出2021年以来的低位水平,见下图。
IPO是风投和PE最重要的退出通道,二级市场牛市、新股市场活跃,也会带起一级市场的融资活动。现在的情况是,受利率高企、资金成本上涨影响,尽管欧美股市在大型科技巨头的带动下续创新高,整体来看却并没有形成过去大牛市那种全民喜气洋洋的财富效应,风险投资活动仍然十分谨慎——对投资项目的回报要求更高,对风险的控制更严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第1季的风险投资活动仍然克制。
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全球风投融资规模为660亿美元,为2018年初以来的第2低,仅优于上一季(2023年第4季),虽按季增长6%,但按年下降20%,见下图。
生物科技和AI是投资主流
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融资规模最大的是医疗和生物科技,筹资总额达到157亿美元,占全球总融资额的24%。
财华社留意到,单单在2024年3月份,十二宗最大规模的融资交易当中,医疗和生物科技相关的风投项目就占了7宗,占比达到58.33%,其中包括:
1)Mirador Therapeutics融资4亿美元,主要从事针对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疾病的精准医疗。
2)Alumis获得2.59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免疫介导性疾病患者的口服疗法。
3)Sionna Therapeutics获得1.82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家正在开发囊性纤维化治疗方法的初创公司,计划将筹得的资金用于临床开发用以完全恢复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功能的小分子。
4)Capstan Therapeutics筹得1.75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家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通过RNA传递对细胞进行体内转译,以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
5)Engrail Therapeutics获得1.57亿美元B轮融资,这家2019年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神经性疾病和神经发育疾病,将用筹得的资金推进临床开发。
6)肿瘤初创公司Avenzo Therapeutics通过A-1轮融资筹得1.5亿美元,用于推进其肿瘤管线,其中包括转移性乳腺癌和其他晚期实体瘤的治疗。
7)Clasp Therapeutics锁定了1.5亿美元融资,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开发针对每位患者免疫系统的T细胞接合物,以靶向肿瘤。
AI风投仍是主流
尽管3月起,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投资活动大增,但从整个季度来看,AI仍是风投主流。应用生成式AI案例的数据中心连接技术开发商Astera Labs(ALAB.US)于2024年3月20日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以来,已累计上涨93.81%,如此优异的表现也让风险资本难以放下估值有点偏高的AI初创项目。
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1季AI相关风投项目的融资规模达到114亿美元,大约占全球融资额的17%。
其中AI领域最大的融资交易来自中国——月之暗面(Moonshot AI)获得阿里巴巴(09988.HK)领投的超10亿美元融资,其投后估值或已达到25亿美元,投资方还包括红杉中国、美团(03690.HK)、小红书等。
该公司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 Chat在“长文本”领域持续取得突破,字节跳动旗下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火山引擎与Moonshot AI深度合作,为其独家提供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AI训练和推理加速解决方案。同时,Kimi Chat也会入驻火山引擎大模型服务平台——火山方舟,双方将持续在大模型生态领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AI应用。
相比当前市面上以英文为基础训练的大模型服务,Kimi Chat具备较强的多语言能力。例如,Kimi Chat在中文上具备显著优势,实际使用效果能够支持约20万汉字的文本,2.5倍于Anthropic公司的Claude-100k(实测约8万字),8倍于OpenAI公司的GPT-4-32k(实测约2.5万字)。同时,Kimi Chat能够通过创新的网络结构和工程优化,在千亿参数下实现无损的长程注意力机制。
2024年第1季,AI领域的第二大融资或为加州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这家公司与OpenAI在AI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合作,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得6.75亿美元,估值或已达到26亿美元,其投资方包括OpenAI与微软(MSFT.US)成立的创业基金、英伟达(NVDA.US)、英特尔(INTC.US)、亚马逊(AMZN.US)创始人贝索斯等。
Figure将与OpenAI、微软等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AI模型,利用微软云进行AI基础设施的构建和训练。
第三大融资交易来自上海的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名之梦,融资规模为6亿美元,由阿里巴巴(BABA.US)领投,红杉中国和高瓴跟投。
这家由前商汤科技(00020.HK)副总裁闫俊杰创立的AI公司,主要进行大模型研发,形成了文本到视觉(Text to visual)、文本到语音(Text to audio)、文本到文本(Text to text)三大模态的基础模型架构,进行了C端和B端双向布局,C端主打情感社交,B端专注办公。
其第一款基于大模型技术的自研产品Glow(角色扮演类AI聊天应用)已于2021年11月上线,B端则推出基于MoE(Mixture-of-Expers)架构的通用大模型ABAB,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为每个子任务训练一组专家模型(Experts),来提升模型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此外还为金山办公等B端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彭博消息指在进行了这一轮融资之后,其估值或超25亿美元。
财华社留意到,在2023年6月时,该公司进行的2.5亿美元融资中,腾讯(00700.HK)关联实体也有参与,当时的估值或为12亿美元。
五大风投交易
总括来看,2024年第1季五大风投融资交易中,中国占了三宗,包括前述月之暗面的超10亿融资,低轨道宽带卫星网络公司垣信卫星的9.43亿美元融资,以及3月份电动汽车开发商智己11亿美元的B轮融资,显示出中国在科创领域方面的实力。
2024年第1季规模最大的交易包括:
1)2月份游戏巨头Epic Games,与迪士尼(DIS.US)合作获得15亿美元融资,以扩大其角色业务,包括漫威人物。这次迪士尼的投资或令Epic Games的估值达到225亿美元。但值得留意的是,对比于该公司于2022年获索尼和乐高集团控股家族20亿美元投资时的估值315亿美元相比,当前的估值已缩水28.57%。
2)1月份新能源公司Generate Capital(与比亚迪也有合作)融资15亿美元,用于投资从社区太阳能系统到市政污水处理及充电车队等的公用项目。
3)电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智己汽车于今年3月获得1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或达到33亿美元。这家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汽车品牌,在最新一期融资获中银资产、农银投资、临港集团、宁德时代等投资,并得到上汽集团、工银和交银投资等追加投资。资金将用于支持其新一代智能车型开发、高阶智能驾驶和未来智舱技术研发与营销,以及支持其进军海外市场。
4)2月份,月之暗面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的超10亿美元融资。
5)2月份,低轨道宽带卫星网络公司垣信卫星在A轮融资获9.43亿美元,由国家开发银行领投。
中国新增独角兽名单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智能汽车、AI还是低轨道宽带卫星,中国的科创实力都毋庸置疑,而且值得留意的是,在2024年第1季,中国再添不下八家独角兽,分别为醇氢科技、启源芯动力、HashKey Group、Xreal、月之暗面、MiniMax、智己、垣信卫星等。
除了前文提到的智己、MiniMax、月之暗面和垣信卫星之外,以下四家公司的估值都已突破10亿美元:
1)吉利旗下的醇氢电动车开发公司醇氢科技,于今年1月的首轮融资中筹得1亿美元,当前估值11亿美元。
2)为电动卡车提供换电服务的启源芯动力于今年1月获得2.11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为10亿美元,这次参投的有中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格力金投等,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300750.SZ)也有参与其之前的融资。
3)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HashKey Group在A轮融资中筹得1亿美元,估值为13亿美元,也踏入独角兽行列。
4)AR眼镜品牌Xreal完成60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10亿美元。这家位于北京的初创企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经累计融资3亿美元,与Meta(META.US)的装戴设备Quest和苹果(AAPL.US)的Vision Pro直接竞争,据悉其背后的投资者或包括阿里巴巴、快手(01024.HK)、蔚来(NIO.US)、云峰基金、红杉中国、高瓴、中金、爱奇艺(IQ.US)等。
总结
2024年第1季,受到利率周期不确定性影响,风险资本仍抱持观望态度,也因此,风投和科创投资尚未恢复元气,从最近的交易来看,中国在科创投资方面正朝着优质、谨慎投资方向发展,拥有创新想法的项目能获得不错的投资,尤其在生成式AI方面,估值也跟上国际同行。
全球范围来看,生物科技、AI仍然获得资本青睐,估计这两个领域在短期内仍将是资本关注的重点。
较长远而言,随着利率前景的明朗化,风险投资活动有望回升,创意、科技、医疗仍将是未来投资活动的关注重点。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