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是衡量AI落地进程的重要卡位。这一点百融云创(百融云-W,6608.HK)体现得淋漓尽致。
8月22日晚,一站式服务的AI科技领航者百融云创发布的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期内营业收入12.4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2%;净利润达2.07亿元,同比增长12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27亿元。
靓丽业绩激发机构做多热情,8月23日,伴随着百融云创业绩发布会的进行,该公司股价持续攀升,日内最高上涨超20%,股价高见10.36港元/股,创近两个月高位。截至23日收盘报10.00港元/股,成交额达6115万港元。
分析指出,与以项目制为AI商业落地模式不同的是,百融云创跑通了AI 2.0时代的产品化变现路径,通过MaaS(模型即服务)+BaaS(业务即服务)的服务模式匹配市场需求,使其可以灵活部署和优化AI技术,将AI的商用理想照进现实。
中报靓丽:MaaS发挥支柱效应 BaaS迈入第二曲线
面对AI 2.0的产业新时代,百融云创进行了全新的品牌战略调整,重点布局以决策式AI技术为基的MaaS业务,以及基于决策式AI及对生成式AI技术进行深度探索形成的BaaS业务。
拆分百融云创的财报数据来看,MaaS业务持续发挥支柱效应,收入稳定增长,增收且增利;BaaS业务收入高速上涨,已经成为百融云创的第二增长曲线,且后续潜力不容小觑。
具体来看,经过多年在垂直领域的深耕,以MaaS为核心的压舱石业务日渐夯实。中报显示,上半年百融云创的MaaS业务收入达4.31亿元,同比增长24%。核心客户留存率维持98%的高位;核心客户数达146家,同比增加14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达243万元,同比增长11%。
同时,百融云创以BaaS业务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上半年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36%。拆分业务线来看,其中,金融行业云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55%,撮合资产交易规模212.62亿元,同比增长72%;保险行业云收入3.20亿元,同比增长14%,总保费规模15.97亿元,同比增长59%。
百融云创中报介绍道,全新业务线的塑造逻辑是按照收费模式和底层技术的不同,其中,MaaS业务通过输出模型结果来辅助决策,主要按照调用量收费;BaaS业务输出端到端的最终业务结果,按促成交易规模收费。
一站式交付解决方案破题“造血”难题
在数字经济新时代,AI技术正在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而要确保AI技术为经济和社会带来长期稳定的价值,仅仅通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能深度解锁垂直场景。
针对垂直场景的价值挖掘,各方已经探索了很多年,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待解之题,比如纯AI算法很“灵”,但是落地却不够平滑,使得AI服务无法跑通闭关;再比如,AI应用场景长尾碎片化明显,特定化、小众场景繁多,意味着不同的AI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类型或定制化的算法,由此制约了科技公司的盈利空间。
这也是为何传统AI公司技术用力很猛,但是却出现了造血难的根本原因。同时,对于上述障碍的顺利通关,也造就了百融云创连续多年的盈利神话。
当然,百融云创锁定“MaaS+BaaS”的商业路径并非一蹴而就,至少需要具备两项关键技能:一是深耕垂直领域近十年积累的行业know-how,另一个是AI大模型BR-LLM、自动机器学习平台ORCA以及智能语音产品Chabot等几大类高效能工具的加持。
万事俱备之后,百融云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具体的行业应用中能够更为精准、高效地满足需求。以金融领域为例,百融云创能够提供从智能获客、智能分析、信贷决策、资产运营、财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比如在金融业的存量客户经营场景中,百融云创打造了全流程的运营体系,通过营销响应模型、客户识别以及端到端营销服务,帮助金融机构在客户经营决策上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智能决策和高效转化。
再例如,在小微信贷场景中,百融云创将AI、云计算等技术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构建了“产业+科技+金融”的生态模式,推动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助力银行小微贷款实现自动审批,推动业务结构线上化发展,实现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分析指出,百融云创“MaaS+BaaS”的融合模式可以有效衔接起需求端、机构端、效果端,使得AI技术在垂直场景中跑出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确保解决方案的高效执行和敏捷迭代。持续的研发投入之下,百融云创产品矩阵更加丰富,有力支撑其在垂直行业继续实现规模化扩张。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