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落下帷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宁波银行冠名支持。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以及学术机构、金融机构、低碳转型优秀企业的30余位重量级嘉宾莅临峰会,围绕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产业四大主题模块展开探讨,共话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完美融合
金融界首场零碳会议登录元宇宙
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会议,该论坛为“零碳会议”,通过晓数绿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精确计算,购买了绿色权益产品国际绿证(I-REC),实现了会议的碳中和。
同时,本次论坛还登陆了国内领先的元宇宙平台“希元宇宙”,众多用户在web3.0的世界里参与会议。实现了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完美融合。
金融界董事长张斌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已不可阻挡,在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上,绿色金融迎来了战略性的机遇。”
近年来,与绿色经济相辅相成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张斌称,人类正在步入数字文明的新时代,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前沿的技术,也将赋能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风险识别和市场搭建,加快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进化,开启绿色金融数智化大道。
绿色经济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绿色经济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信托业协会副秘书长郑方在演讲中指出,绿色发展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绿色发展之路将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让金融深度助力我国绿色发展,是实现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当前,国际不再以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为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为绿色低碳或是技术型的增长模式,这是经济转型的必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席学术顾问施懿宸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演讲中表示,当前疫情、环境问题,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纯粹从效率和财务回报角度来看,企业的发展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所以,需要在效率指标、财务指标以外考虑环境问题、社会责任问题,考虑整个共同体和谐发展的问题。
然而,绿色经济的本质仍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陈道富称,对商业主体来说,盈利是对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贡献。商业主体不能盈利,讲社会贡献就是无本之木。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企业可盈利的基础上来追求的更高要求。
绿色金融仍处探索阶段
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度出台之后,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业务类型、产品创新以及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一系列与其他国家相同的问题,如产品与服务创新、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数字技术的融合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建议,要完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支持有效机制、畅通绿色经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完善实体企业绿色融资担保体系和配套制度。同时,还要发展转型金融、充分发挥数字金融服务绿色经济转型的作用、持续推进金融改革。
东方金诚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张晟也同样强调,我国绿色金融还处在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占比还很低,市场活跃度有待提升、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仍需完善、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一方面要努力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另一方面要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将绿色金融的成功做法、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支持转型经济活动的领域,在可持续框架下实现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共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绿色银行创建不断深入
2022年三季度绿色贷款同比增长41.4%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响应监管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绿色银行创建不断深入,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将绿色银行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绿色信贷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中银协秘书长刘峰在演讲中说道。
中国农业银行信用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大宝称,金融机构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经济社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深度参与。近年来,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强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在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花旗银行(中国)北京分行行长刘湄认为,双碳目标的制定为中国的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之驶进了发展的“快车道”。伴随国内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引进来”的步伐不断加快,绿色金融也将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与主要发展方向。
德意志银行行长邱运平表示,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落实相关举措,相信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德意志银行也将继续发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资源,推动中国绿色金融规则与欧洲及国际标准的交流与接轨,实现中欧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共同发展目标。
绿色投资受到广泛关注
多位基金大咖看好ESG投资机会
作为国内可持续投资的深度践行者,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指出,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代表的ESG投资机会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增长机会。从长期减碳路径来看,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领域的低碳转型将带来无数新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节能和自动化、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农业、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等领域,也正在不断涌现一些新的绿色技术和模式。
平安基金指数投资总监成钧据成钧介绍,从投资业绩看,很多研究都表明,ESG信息作为一种非财务数据,可为投资带来更多的信息增量。比如,ESG评级更高的企业往往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和股息率,有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还可以有更高的估值。此外,通过ESG进行负面的剔除,也有望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成钧坚信,ESG投资一定会在中国市场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比固定收益,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权益投资中考虑可持续性因素,而这种情况也随着ESG投资的广泛关注度提升而发生着改变。特别是鉴于债券在机构投资组合中的配置分量,资金管理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考虑如何将ESG原则应用于固定收益投资之中。ESG债券基金的稀缺,也与当前国内固收领域ESG存在很多问题有关。“南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董事、基金经理黄河认为主要的问题聚焦在信息披露和投资激励不足两个方面。
中邮创业基金经理白鹏表示,整体上我国在ESG投资应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ESG投资受到广泛的关注,实则反映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切换为高质量增长的逻辑变化。未来ESG投资将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推动碳普惠与碳市场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能耗产业发展受限,节能服务企业同样遭遇瓶颈。天壕环境董事长陈作涛在演讲中表示,天壕在经历了一系列并购、收购的动作之后,最终确定“以天然气作为转型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中国能源结构一定会实现从高碳到低碳到未来零碳新能源的转型。企业需要在趋势变革中明确自身的认知,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企业转型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这是一个不停求索的过程。
对于如何推动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晶澳科技副总裁武廷栋从企业自身制造体系和企业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所作出的努力这两个方面进行展开。武廷栋介绍,晶澳科技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努力实现企业自身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净零排放”。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广泛的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推进光伏制造向高效智能迈进,提高生产及运营效率。同时,公司还联合同行积极实践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实现组件从生产、应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循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碳减排,各行各业都在积极主动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演讲中表示,公众参与的碳普惠,是以人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用游”等消费行为做场景,把公众无形的绿色行为方式转化为有形的绿色价值。碳普惠的核心逻辑就是“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人人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演讲中提到,碳中和的挑战前所未有,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同时我国碳中和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在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全部共识,但是毫无疑问,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如何把我们这样一个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同时把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技术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碳市场。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和较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化、国际化的碳市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梅德文看来,如果抓住这一次新能源革命的机遇,也许可以超越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希望就在于我们能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我国全力奔赴“双碳”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绿色金融迎来了最好的时代。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之中。未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促进经济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未来金融界将继续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持续为业界赋能,搭建交流平台,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