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比克电池捧红了新力金融,还是新力金融把比克电池从幕后推至台前,或许这就是资本市场的神奇之处吧,台下的想登台,台上的想换张脸,以获得观众的喝彩,于是乎台上的与台下的一拍即合。
01 锂电老兵,资本老手
比克电池成立于2001年,算是锂电池行业的老兵了。从消费生活领域用数码电池起家的,从事电池行业已经20年,发展到现在包含生活数码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以及储能业务。其中,比克电池尤其在圆柱电池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
2001年比克锂电池月产量约为22万块,全年的销售额为300万美元;2003年3月,比克电池月产量已经跃升到240万块,年末,日产量已经达到60万块,年销售额增长到2005万美元;到了2004年,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400万美元,实现毛利1380万美元。
产能的急剧扩张形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大规模举债使比克电池的总负债率一度超过80%,比克电池不得不谋求上市以融资解渴。
2004年9月28日,比克电池在沃特集团的牵线下,和美国OTCBB挂牌公司MedinaCoffee牵上了线。
MedinaCoffee原本是家名副其实的咖啡零售商,有着美国OTCBB柜台交易公司的身份,但由于2002年底的业务亏损连连,不得已走上了卖壳之路。
2005年1月,比克电池先是与位于香港的比克国际的股东完成换股交易,然后MedinaCoffee与香港比克国际达成换股协议:以3982.6万限制性普通股换取后者100%权益,其中3122.5万股由比克团队获得,另外860万股由机构投资者以1700万美元代价获得。
比克电池反向收购的最大特点是,在比克与MedinaCoffee换股的同时以近12倍市盈率私募1700万美元。2005年2月14日,MedinaCoffee更名为“中国比克电池”,换股后比克电池立即对上市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完成了这个典型的反向收购。
比克电池成功借壳MedinaCoffee,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成为国内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经典案例,成为首家登陆美国纳斯纳克交易市场的锂电池企业。从2004年9月底比克同沃特接触,到获得第一笔资金,耗时不到4个月,比克创造了融资史上的“比克速度”。
2005年9月份,比克电池再次定向增发790万股,又融资4345万美元。由此,比克电池在借壳当年就融得6000万美元。
02 “连还债”躺枪,峰回路转
比克电池早在2012年就开始着手对高镍811工艺进行研究,并于2016年就已实现量产,属于国内较早量产三元高镍电池的锂电池厂商之一。
2016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值TOP25”榜单中,位列第6;2017年比克电池以16.52亿瓦时的装机量成功入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TOP5”,当年比克电池合并其全资子公司,在美国的证券名称改名为CBAK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比克电池装机量为1.77Gwh,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六,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圆柱动力电池市场这一细分赛道排名第一位。
2019年比克电池实现装机数量1.8604万台,实现装机电量689978KWh,排名第九。装机量排名一直呈现下滑的态势,雪上加霜的是,还爆发了债务危机。
其实,应收账款一直是比克电池的一大隐患,体现在下游的车企长期拖欠巨额的货款。
2019年连环债终于爆发,比克电池开始由盛转衰,“连还债”让比克电池元气大伤,导致其在2020年的装机量排名被挤出前十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加剧,优胜劣汰,车企倒闭破产已是常态,但电池厂商祸殃及身,因为电池厂商作为上游供应链,被车企常常拖欠的货款,而且数目巨大,有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盈利几乎指望着那几家车企,车企一旦倒下,这类电池厂商也就受牵连了,更加糟糕的是,会层层传递到上游,这就是最可怕的“连还债”危机。
当年众泰汽车就是比克电池的一大客户,众泰汽车倒下后,比克电池就深受牵连,在众泰汽车处约有6亿元应收账款,同时比克电池也在催讨与华泰汽车之间涉及近3亿元的电池货款,而比克电池的上游正极材料厂商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也在积极讨要比克电池的货款。
2021年4月19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比克、郑州比克的第二笔欠款,截至当日公司已累计收回比克电池的7335.21万元欠款。
据当升科技介绍,为推动比克电池还款进程,公司持续跟进比克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除紧跟诉讼执行外,当升科技还通过签订购销合同继续支持比克电池正常业务发展,而比克电池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多回货款方式积极偿债。
2021年6月29日,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6月28日,公司对比克电池总计2.08亿元逾期账款,已通过现金收取、货款相抵等方式全部收回,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对比克电池的应收账款余额为零。
随着债务危机的化解,比克电池又有了拨云见日的迹象。
其实自陷入债务危机后,比克电池开始调整业务结构,着重小动力领域的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并瞄准储能市场进行布局。
在小型锂电池市场,2019年第二季度,比克电池正式成立小动力事业部,成为比克四大业务领域之一,将哈啰出行、美团共享、小米、纳恩博等头部客户收入囊中。2020年比克小动力业务快速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9月单月出货量达四千万颗电芯,全年出货量更是达新高。
储能市场方面,主要使用方形电池,在对市场性价比各方面进行对比之后,比克电池在储能市场也进行了相应地布局。
动力电池方面,比克电池以小圆柱、大圆柱以及方形三线并行,尤其大圆柱电池是比克电池的最大期待点。
2020年比克电池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圆柱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六位。
2021年3月,比克电池正式推出其新一代的大圆柱电池产品46800。46800指的是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电芯产品。该电池的体积和能量密度均高于目前主流的小圆柱电池21700和18650。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3车型的动力电池,分别选用了这两款小圆柱产品。
特斯拉2020年在“电池日”上的表态,为46800成为未来大圆柱电池的标准尺寸提供了背书。尽管目前只有特斯拉官宣将使用大圆柱电池作为主要的技术路线,但比克电池所接触的几家头部车企,未来都规划推出大圆柱电池路线的车型。
比克电池电芯研发负责人表示:“比克电池的技术路线和特斯拉有所不同,但是内部的逻辑是相通的。”
比克电池大圆柱电池定位于为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轿跑等中高端车型配套动力电池,已经为多家整车企业提供了定制的大圆柱电池,并采用联合开发的形式配套对方新研发的车型。
03 两次借壳,今又启程
比克电池早就打起重回归A股的算盘,其目的是帮助公司获得资金用于投资大圆柱电池产能,提升产能,还有一个原因是比克电池(美股证券名称现为:中比能源,代码为CBAK)在美股的资本市场上已经萎靡不振,美东时间2021-11-30 09:30:00的收盘价为$0.6540,面临退市危机。
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及最新季报显示,比克动力的净利润分别为-7.68亿元、-10.01亿元和-1706.22万元,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今年虽然业绩稍有好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所改善,但仍有可能因经营策略失误、未决诉讼、偿债风险或其他不可预知的重大影响事项导致业绩出现持续亏损。
持续亏损的业绩窘状,成为比克电池独立上市的一大拦路虎,独立上市已经望尘莫及,因此,不得不再次考虑借壳上市,故技重施。
在此次与新力金融“牵手”前,比克动力已两次试图登陆A股市场,但都无果而终。
2017年3月,长信科技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募集配套资金收购比克动力75%股份。5个月后,因海外上市公司分拆资产回归A股上市的有关监管政策尚未明确,长信科技决定中止该重组方案,改为现金购买部分股份。
2018年2月,中利集团原本计划作价100亿元收购比克动力100%的股权,而后公告称因二级市场大幅波动、去杠杆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结合标的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产生的较大不确定性而终止交易。
比克电池此次“盯上”新力金融,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根据新力金融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 公司正在筹划以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比克动力不低于 51%的股权(预案中披露的股权收购比例为75.6234%)。
根据预案,新力金融拟将其持有的主要从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和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务的公司股权置出,并与比克动力或西藏浩泽持有的标的公司全部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最终再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新力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承接。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交易价格的差额部分,公司拟向交易对方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
其中,新力金融拟置出资产包括德润租赁58.48%股权、德信担保100.00%股权、德众金融67.50%股权、德善小贷56.51%股权和德合典当77.05%股权,拟置入资产为比克动力75.6234%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新力金融大股东安徽新力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安徽新力科创集团仅持有新力金融总股本的23.6%的股份,此次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新力金融控制权将触发重组上市的嫌疑。
上交所提出质疑,本次方案新力金融仅置入比克电池75.62%股权而非全部股权的原因及考虑,以及对剩余少数股权的后续安排,是否存在刻意降低向比克动力部分股东发行股份数量以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
上交所要求新力金融说明置出资产的主要考量,是否存在通过置出资产安排,刻意降低向比克电池或西藏浩泽发行股份的数量从而规避重组上市的情形,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此次交易,到底是资产重组还是重组上市,比克电池与新力金融的“牵手”确实有点打擦边球的迹象,从上交所的态度可看出,此次交易能否顺利通过依然不好说,毕竟前两次借壳都被否决了。存疑之处归纳起来有两点,一个是双方资产置换的条件是否合规,一个是比克电池的业绩是否好转。
12月1日,新力金融又赶紧发公告,再次提醒风险——因上市公司股价的异常波动或异常交易可能涉嫌内幕交易,重组双方可能无法就估值达成一致,拟置入资产质押、冻结事项无法解除等,导致本次重组存在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
新力金融在12月1日以13.37元/股收盘,微跌0.30%,五连板后终于消停了下来,但投资者真的冷静下来了吗?且看未来。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