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腾讯牵手合资成立的和谐富腾汽车失败后,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曾表示造车成功率很低,劝行业守住本分。
耐人寻味的是,在71岁生日这天,郭台铭在欢快的《生日快乐》BGM中,驾驶着一辆纯电动车现身于鸿海科技日的现场,这位老人优雅的打着方向盘,还自豪的竖起大拇指。
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三款电动汽车,分别为纯电SUV Model C、纯电轿车Model E与电动巴士Model T,这三款车型由鸿海集团与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鸿华先进打造。
一出手就是3款车,涵盖私用与公用两大领域。
Model E定位为豪华轿车,面向商务人士,这款车的外形由鸿华先进与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共同设计,百公里加速2.8秒,续航里程可达750km,具备人脸识别开门、智能车窗等功能,后排空间可当做移动办公室。
Model T电动巴士则针对公共出行,车型采用电脑分析模拟平台设计,配备了LED大灯,续航里程为250km-320km。Model T满足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的法规标准,已经完成了2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以及1000小时以上的刚性强度测试。
Model C是基于电动汽车平台MIH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面向家庭用户,车长4.46米,轴距为2.86米,百公里加速3.8秒,续航最长达700km,Model C的售价将不高于1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万元)。
这个MIH平台也是富士康亲手打造的,成员已达1982家,分布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宁德时代、共达电声、比亚迪电子、艾华集团、工业富联、国光电器等AH股公司为MIH成员,此外北汽蓝谷以及吉利汽车均为富士康汽车生态圈合作伙伴。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预估鸿海电动车业务最快明年就会产生营收,2023年营收将有明显上涨,五年后电动汽车业务的价值将达到一万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51亿元)。
01 转型遇契机
富士康一直被在工业界被称为代工之王,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代加工领域独树一帜,但问题也很突出就是对苹果的依赖很重,“果链”企业普遍存在单一客户的风险。
近年来,逐渐摆脱公司营收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成为苹果、小米等公司努力的方向。如今小米、苹果等手机大佬都在纷纷切入新能源车赛道,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6.7%,为连续第四年下滑。另外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缓慢的背景下,苹果防止代工厂一家独大夺走话语权,已将订单向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公司分散。
市场传言苹果汽车将在2024年推出;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
但,代加工手机与代加工汽车却不是一回事,马斯克曾直言,“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
或许,富士康在造车方面有着坚决的壮志雄心。
02造车试水之路,跌宕起伏
富士康在正式跨界造车之前,经历过一段漫长的试水探索期。在试水期,富士康主要是通过投资、合资、合作等各种方式来与车企攀缘,因为富士康有一定原始资本积累,有试错成本,投资了宁德时代、小鹏汽车、和谐汽车、滴滴。
翻一翻富士康的“造车日历”,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已启动造车布局。那一年,富士康买下安泰电业100%的股权,开始制造电瓶线、倒车雷达及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用品。
由于安泰电业的客户涵盖福特、大众、上汽通用、马自达等著名汽车公司,富士康此举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味,日后方便与这些汽车大佬公司建立业务关系。
2010年,富士康与奇瑞接洽,商谈合作,建立初步意向,到了2015年,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与富士康签定车联网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互联汽车。
2013年,富士康进入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的供应链,为其提供汽车配件、元件,在零部件代加工方面打开局面。
2014年,富士康与北汽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及其系统,获取电池技术,当年富士康又在安徽投资20亿元,建设高分子聚合物电芯和电池组生产项目,成立锂电池生产基地。
2015年3月,富士康搭上腾讯及和谐汽车,共同成立了“和谐富腾”,三家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3:3:4。可惜的是,和谐富腾却并不“和谐”,最终因发展理念分歧、资金问题导致各方撤资。
2016年,富士康子公司鸿准宣布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获得滴滴0.355%的股份,这算是产业投资行为,毕竟滴滴当时也在谋划造车,部分零部件可以由富士康代加工。
2017年,富士康所属的鸿海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富泰华向宁德时代投资10亿元,获得对方约1.19%的股权;同年10月富士康与风险投资公司IDG资本拟筹资15亿美元设立汽车科技基金。
2018年,富士康与阿里、IDG资本联合领投小鹏汽车总额22亿元的B轮融资。
2020年,富士康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分别持股50%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开发生产电动汽车及经营车联网业务。 新成立的合资企业最初将专注于中国市场,然后再进行出口。
2020年8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宣布将与裕隆汽车成立合资公司,鸿海以现金出资79.44亿元,占股51%,目标是推动整车研发设计、开放平台共享化及生态,创造从品牌到平台的跨界汽车联盟。
关于鸿海精密与裕隆汽车二者的结合点,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传统车企整车制造没问题,但电子、软体、半导体三大能力是其最大的短板;ICT产业造车的挑战恰好相反,于是二者的合作能正好填补彼此的短板。
外界却不怎么看好二者的合作,其实裕隆汽车在当地的口碑并不大好,其自主车型纳智捷也被车主吐槽为“披着电子外衣的高配拖拉机”。 多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不看好富士康与裕隆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推出的三款车,正是这家合资公司的产出成果。这也标志着郭台铭的造车之路,总算有了阶段性的成绩。
2021年1月,富士康与吉利宣布将牵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车代工的合作伙伴暂时尘埃落定,说明富士康的代加工之心不死,即使有能力造出自家品牌了,也还惦记着那点代加工的粗活。
2021年9月底敲定,富士康又敲定以2.8亿美元从陷入困境的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s手中收购俄亥俄州的一家汽车工厂。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即将决定在欧洲建立一个汽车工厂。
虽然经历过前期的摸爬滚打,但富士康的汽车软件技术实力还不能说很强大。
富士康的汽车软件技术能力搭建始于2020年,时间上几乎等同甚至晚于大多数传统车企,计划在原有1500人软件研发团队的基础上在三年内继续招募1000名软件工程师,建立FOXCONN APP 软硬体生态平台。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说,如果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界的iPhone,“希望富士康能成为电动汽车界的Android。”富士康的目标是,到2025年,公司的设计和零部件将进入全球5%的电动车销售领域,届时预计将达到1070万辆。
如今富士康的造车进度已经是“踩下油门”,否能够得到市场认可我们拭目以待。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