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动力电池对新能源的意义,可从电池概念股近期在股市上演“满江红”的态势一览而知。自问世以来,动力电池就在不断进化演变,变的是成分内容与比例,不变的是能量密度与安全的双诉求。高镍电池的登场,一举把镍从幕后推至台前,顿时成为香饽饽,镍之角逐,悄然开场。本文是《抢镍大战》系列的第五篇。
谁说浙江没有重工业的,“钢铁一哥”青山控股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在官方公布的2020浙江民企200强名单中,青山控股以营收2626亿高居第二;2019年就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当时青山控股位居第361位的排名;
2021年一份“中国十大不上市公司排行”的名单席卷网络,青山控股就与华为、万达、哇哈哈、老干妈等名列其中。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高镍化的风向逐渐定型,青山控股成了众多上市公司争相合作的对象,因为青山手里有镍,而且还很多。
镍越缺货,水涨船高,青山控股无疑成为了幕后最大的赢家。
如今青山控股在印尼拥有多个储量丰富镍资源矿山,原矿储量在 10 亿吨以上,镍金属储量在 1200 万吨以上,并建成全球最大的镍铁合金冶炼产能,对全球镍资源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青山控股身上有些华为的影子,论财,钱袋子已经饱满;论地位,处于行业头部位置,但对外却是保持低调、神秘。
青山发家于浙江温州,浙商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家族经营,比如父子三人合伙的三花智控,夫妻合伙的恒帅股份,家族企业均胜电子等。
青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项光达,与另一位创始人张积敏两人是亲戚关系,构成“青山系”的“灵魂人物”。
张积敏于1986年,与五个亲戚合伙创业,在永兴创办了瓯海联营实验厂,生产门窗,后来生意越做越大,1988年,他们成立了浙江瓯海汽车门窗制造公司,也正是这一年,项光达舍弃了温州海洋渔业公司机修车间主任的铁饭碗,下海与张积敏一起创业,他们发现了汽车门窗的商机,从生产普通门窗转为汽车门窗。
1989年“野心”进一步膨胀的张积敏正式进军钢铁行业,并在六年后与股东合作创办了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我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破壳而出。
1998年6月,张积敏等人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青山村,创办了浙江青山特钢有限公司,取其名为“青山”,一是厂址在青山村,二是取义于“咬定青山不放松”,象征坚韧、永恒。
工厂初立,问题却接踵而至,一无技术,二无人才,前途茫茫,情急之下,张积敏北上奔赴当时的钢铁巨头——太原钢铁集团,三顾茅庐,心恳志坚,最终说服一批专家加入阵营。
专家的参与,让青山钢铁如虎添翼,2003年,青山控股集团系成立,分厂在各地开花。2005年6月,青山对河南金汇特钢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建设出年产40万吨的不锈钢板材炼钢基地。
青山旗下的鼎信实业在在国内率先采用RKEF工艺生产,并且在国际上是第一家把不锈钢(AOD)生产跟RKEF生产工艺流程紧密结合起来,直接生产出不锈钢。
这是世界不锈钢生产中的创举,可将炼钢成本节约20%以上,吨钢能耗节约50%以上。这种新生产工艺,助力青山钢铁在不锈钢产业中不断腾飞。
看似如火如荼,实则隐患浮现——资源跟不上产能!镍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然而国内有限的镍矿,难以满足包括生产需求。
出海寻镍,锁定上游,成为了青山控股的护城河。
从2008年开始,青山开启全球布局,并把镍铁生产行业纳入企业的谋划重心,出海首战,就选择了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建设不锈钢基地。
青山为什么相中了印尼呢?
首先,印尼有丰富的镍资源,《抢镍大战》的第一篇提到过,印尼是全球镍储备量最多的国家,2018年,印尼的红土镍矿储量就占到全球总储量的18.7%。
其次,印尼的市场潜力巨大,那时印尼人口2亿多,钢铁行业依然是起步阶段,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印尼建厂可以扩大海外市场。
除了印尼,全球其他国家也能看到青山控股的身影。
2017年11月,青山旗下永青集团与世界最大的特钢生产商之一阿勒格尼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美国共同设立不锈钢生产合资企业——Allegheny & Tsingshan Stainless,进军美国市场。
2018年1月,青山控股与印度合资公司克罗美尼钢铁私人有限公司(CSPL)一期冷轧项目开工,进军印度市场。
2018年6月,青山控股与津巴布韦签署了价值10亿美元的框架协议,将建设一座年产能200万吨的钢铁厂,2021年5月已经正式破土。
2021年3月,新加坡公司Silkroad Nickel表示,到2022年底前,将向青山控股供应270万吨印尼高品级镍矿石。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后,印尼镍出口政策骤变,禁止红土原镍矿出口,只能在当地深加工后才能出口,这让青山控股有些措手不及,最终选择了在印尼进行镍铁项目的生产,把镍材料变成二级产品,升级后再出口。
青山控股的灵活应变,催生了镍铁项目的大规模发展:2014年之前,整个印尼出口镍铁量不到10万吨,三年后,该数值突破100万吨。
镍铁毕竟不是最终产品,其附加值依然有限。印尼青山园区不仅生产并出口镍铁,还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线,直接在当地生产不锈钢,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完整的生态闭环。
作为一家资源型企业,原材料价格成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谁掌握了资源,谁就扼住了产业的咽喉。
拥有自主产业基地,对上游材料的深入控制,摆脱国际镍价波动的影响,这是青山控股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镍,这玩意用途广,既与钢铁行业有关,又可以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却是青山控股当初奔走海外布局镍矿时没有想到的。
利用红土镍矿RKEF生产镍铁,而后转炉吹炼和加压酸浸,生产出高冰镍,进而制备硫酸镍,硫酸镍又可以用来制取三元正极材料前驱,最终就是三元锂电,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正是有了镍的加入,提高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续航能力,同时又降低了锂电池的成本,一举两得。
随着镍与新能源电池的关系愈发密切,青山控股意外的切入到了新能源上游这个赛道,成了不折不扣的幕后赢家。
镍火了,谁手里有镍,谁就有变现的资本。
尴尬的是,国内的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厂商或者正极材料厂商们,恰恰其实手里没镍,需要镍的反而没镍,那就只能去找青山控股合作,不然就会被卡镍脖子。
即使是新能源巨头、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也是被镍伤透了脑筋,2018年9月,宁德时代通过与格林美、青山控股联手,总投资约18.5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印尼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和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合作方式是三者建立合资公司,并且青山控股的总裁孙建芬参与了格林美的增发。
镍资源世界第一的青山控股,就这么成了宁德时代的第一供应商。
随后青山控股的合作方又引入了正极材料厂商华友钴业与正极材料前驱厂商中伟股份。
2021年3月,华友钴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印尼投资建设的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公司持股70%,青山控股持股30%,目前处于项目建设期。
此前青山控股虽然与宁德时代、格林美、邦普等新能源企业有合作,但基本都为合资公司的形式。但与中伟股份合作则更为浓烈,非同一般,采用了股权投资的形式。
中伟股份IPO募集资金金额中有20%的比例被上海菁茂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唯一外部战略投资者独家占有,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青山控股的创始人项光达。当时还签署了镍供应的协议,预计2021-2030年总供应镍金属当量为30-100万吨。
2021年3月,青山控股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的合作取得进展,青山控股将于2021年10月开始一年内向华友钴业供应6万吨高冰镍,向中伟股份供应4万吨高冰镍。
时至今日,青山控股依然没有上市,保持着低调、朴素的经营理念,青山控股不上市并非是其对利益看得淡,而是有以下两层原因:
一是因为其背后的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充沛,这对于一家重资产行业来说实属难得,有钱就没必要上市;
二是因为这家企业的家族成员多,除合伙创始人项光达、张积敏外,项光达弟弟项光通、以及项氏家族成员项秉雪、项炳和、项炳庆、项海燕等均分布“青山系”各大板块,手握大权,一旦上市,股权关系容易引起动荡。
虽然游离于资本市场之外,但其身影却时常浮现在上市公司的合作方之中,随着新能源的起势,青山控股将在上游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山不改。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