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社会融资增量超预期,信贷结构释放那些信号?

日期: 2021-03-15 10:16
作者: 李莹

滞胀是经济停滞,物价普遍上涨,而通胀一般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物价出现大幅上涨。在后疫情时代,美国想要达到通胀预期,而中国则对通胀持谨慎态度。

3月10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在中国货币政策拐点之际,这组数据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在1月社融大超预期后,2月社融再次表现强势,并且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围绕着2月金融数据,关于滞胀证伪的讨论成为热点。

市场由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如果大家的预期都是通胀,那么大家的预期则可能将实现。宏观经济也一样,任何趋势下,只要政策对应得当,通胀预期也可能变成滞胀,也可能变成行情。

2月社融再次表现强势,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了2月金融数据。

首先看社融数据,2021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92亿元;2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29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继1月社融大超预期后,2月社融增量创2002年来同期最高!

我们可以看下对比数据:

新增人民币贷款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市场预期9200亿元,而2021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2万亿元,同比多增3258亿元;对比2020年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7202亿元,同比少增439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市场预期1.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1月社融增量约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07亿元;对比2020年2月社融增量8554亿元,同比少增1111亿元。

也就是在1月社融增量高基础之上,2月新增环比再次抬升,且这个数字远高于同期历史水平。

2月社融增量较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增信贷规模超预期,上个月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多增6211亿元;二是表外融资中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640亿元,同比多增4601亿元。

相形之下,也有拖累。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306亿元,同比少258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807亿元。

信贷投放高于预期,非银存款明显增多提高存款规模,财政资金投放增多等因素叠加下,2月末,M2(广义货币)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

M1(狭义货币)余额5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M2市场预期9.6%,前值9.4%;M1同比7.4%,前值14.7%。

社融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

而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因此广义货币(M2)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同步回升,折射出旺盛的融资需求,蕴含积极经济信号。

信贷结构释放那些信号?

2月金融数据释放出那些积极信号?

我们可以先来解构社融数据的组成。

1.71万亿元社融增量中,有1.34万亿元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这个数字比2020年2月同比多增621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64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

这意味着在经济复苏下,中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非常强劲。而实体经济主要支撑是制造业和房地产,则进一步表明制造业资本开支强劲、二是居民购房需求旺盛。

具体到企业端,2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12000亿元,同比多增70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11000亿元,同比多增6843亿元。去年同期有疫情因素,较2019年同期也大幅多增近6千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为旺盛,且增长较快。2021年开年,制造业上游有色、煤炭、石油、中游钢铁、化工等资源品种在各国经济刺激下景气度大涨,制造业投资复苏成大势所趋。

而另一大块,居民端信贷同比大幅多增,其中总长期贷款增长较快,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意味着前2个月房地产市场十分景气,居民购房意愿依然高涨。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2月成交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1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榜单显示,1-2月TOP100房企总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2.0%至1816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7.1%。

当然这里面也受同期低基数影响。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大家基本都在居家隔离状态,无暇顾及看房、买房。

但也要看到,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决心。近期国家在严格调查经营贷流入楼市事件。2020年末,住户贷款余额63.19万亿元,占GDP比值高达62%。 其中,经营性贷款余额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远高过房贷增速。

据各大主流媒体报道,有使用经营贷购房者,300万元贷款要被提前收回。在强有力的查处力度下,预计各地将会对按揭贷款进行合理控制,届时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有可能出现缩量。

在房住不炒和大力改造制造业、发展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下,预期未来社融增量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向制造业、科技、新能源等创新实体靠拢。

滞账还是开启一轮新行情?

社融规模继续壮大,代表了中国实体经济旺盛需求,然而在中国社会经济强烈回暖下,奇怪的是2月物价却没有上涨。

2月CPI同比降0.2%,前值降0.3%;环比涨0.6%,前值涨1.0%。2月PPI同比涨1.7%,前值涨0.3%;环比涨0.8%,前值涨1.0%。

生产资料上涨并不意外。拜登于3月11日(美东时间)正式签署1.9万亿美元(约合12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救助计划。在美国乃至全球央行大放水下,势必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生产资料的普遍上涨。

中国也不例外。最近美的、TCL纷纷上调家电产品价格,以对冲铜等原料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仍稍显弱势,既有猪肉价格回调影响,也或代表国内消费需求仍待进一步提振。

围绕着物价走势,市场各方进入激辩。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经济复苏边际放缓,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宏信策略在2月投资报告中认为,滞胀来临,走向防守。

但同时也有西部证券都认为2021年滞胀或被证伪,新一轮行情将有望开启。

诚然,身处全球化浪潮之下,在美国等世界经济体发展停滞的当下,中国也难免难以独善其身。不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同时,在两会结束后高层表态,2020年没有搞量化宽松,2021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基于以上考量,任泽平认为,预计下阶段M2和社融增速将逐渐回归至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对输入型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做好应对准备。

而西部证券认为的行情果然在两会结束当天就来了。3月11日,A股市场出现大幅上涨,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等核心资产再次回温。

虽然3月12日截至午时收盘,A股各大指数仍处跌势。但潮起潮落,市场的预期还是因政策而变,因时而变。

下到细分市场,上到全球经济,这些层面的关键因素还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但这个预期都脱离不了一个人性。所以大家会出现相同的预期。

如果大家的预期都是通胀,那么大家的预期则可能将实现。但监管层则负责采取措施降预期,一旦市场过热,采取收紧银根等一些列政策来降预期,这个时候人们的预期又变了,通胀的预期也将随之改变。

宏观经济也一样,任何趋势下,只要政策对应得当,通胀预期也可能变成滞胀,也可能变成行情。

撰稿:李莹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