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标准普尔发表报告指出,中国住宅楼市销售于2019年前2个月同比增长放缓至4%,部分大型发展商录得销售显着下滑,恒大集团(03333-HK)跌42%、碧桂园(02007-HK)跌16%、万科(02202-HK)跌11%;原因是三、四线城市销售放缓,去年同期比较基数较高,以及发展商在不确定市场减少销售。
标普企业评级董事Matthew Chow及联席董事Wes Lao联合发表报告。他们表示,2018年面对融资环境或收紧,大型发展商均减少买地。报告估计2018年大型发展商买地显着减少32%,情况与2014年相近。不过这轮下行周期料较2014、15年温和,至少没有2014年出现的供求失衡现象。于2018年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量略高于10个月,2014、15年则高达25个月。于1、二线城市自用的需求则依然刚性。
3月份销售有复苏跡象,主要受惠于按揭贷款有温和放宽,以及放鬆一些行政限制;但要出现2015年的急速反弹可能性低微。原因是仍有不少行政限制;显着的融资宽鬆并不可能;棚户改造数量下跌,2019年这方面的补贴金额将会减少。
2019年至今,获评级的內地发展商发行离岸债券累计达2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预期于2021年到期的离岸债券将推至新高多于400亿美元。融资条件或进一步放宽,但本地债券发行料不会重现2015年的大幅反弹。
由于2018年曾出现小型发展商违约事件,较弱的信贷者仍将面对在岸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今年一季离岸再融资市场则会较为挤拥。
虽然2016、2017年合约销售金额增长逾40%,但2018年的销售收入增幅只有25%;这反映去年融资收紧让发展商保存更多现金,将建筑周期延长;亦对发展商合约销售是否真正反映收入状况提出质疑;而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由2017年的21%,提高至2018年的27%。
随着2018年下半年融资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利息情况有所恶化。小型或较弱发展商倾向利用离岸债市,虽然利息成本上升至10%左右,但相对于內地银行更高息票据,仍较吸引。
整体而言,信贷评级前景不会如上一次下行周期那样负面。而3月楼市有复苏跡象,政府会否推出更多刺激楼市措施,将需对市场多观察数月。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