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据央视财经,7月16日上午9点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据悉,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7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的公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开市。根据上海环能所此前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全国碳市场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涨跌幅限制为10%、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15:00。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达到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大约2000家。根据测算,首批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全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5月2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要求,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据新华社1月16日消息,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2018年铁路货运增量行动开局良好、成效显著。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0.22亿吨,同比增长9.1%,增运3.34亿吨。 来自中铁总的统计显示,其中,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1.9亿吨,同比增长9.3%,增运2.72亿吨,超额完成全年增运2亿吨的目标任务。增加的货运量与公路完成同样货运量相比,可节省299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6万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