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中国软件国际(00354.HK)公布,香港启德体育园近日开幕,公司作为启德体育园新一代智慧场馆应用系统的核心承建厂商之一,将AI、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影像和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为启德体育园提供了包括指挥中心、物理安全、客流 统计、场地预定管理等场景应用在內的智慧场馆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决定,未来将始终秉持“技术赋能产业”的理念,以启德体育园为起点,抓住香港科技大发展的战略契机,深化与本地企业、政府及高校的协作,在政府系统建设、数据治理、综合服务运维等方面支援港府数字化治理,在香港大型工程IT建设领域不断发挥重要价值,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为智慧城市与大湾区融合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摘要:卓越睿新于2024年12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农银国际.公司是高校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收入为6.53亿元,净利润为0.81亿元,毛利率60.7%。
据报道,2024年以来,已经有很多大学开设了公务员微专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1所高校开设与公务员能力培养相关的微专业。其中,2024年就有20所高校新开设了这一微专业。
11月5日,据《科创板日报》讯,在第七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是强化创新合作,支持国内外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良好的创新体,深入开展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合作,共建开源社区,共研高质量的算法,共享高价值的数据集,合力推动大模型的关键技术研发;二是强化产业合作,通过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以人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进产业的部署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测试验证、生产制造等工业场景的应用,合力构建安全稳定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此外,还要加强与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共同来研究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化的战略、政策、规则;并强化治理合作,深入践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在一带一路、金砖等合作机制下,与各国的交流治理实践经验,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11月4日,据《科创板日报》讯,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了解到,本源量子已向海外首次销售量子算力,系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机时。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悟空”云服务研制团队负责人赵雪娇表示,“‘本源悟空’上线后已为众多科研领域提供了量子算力支持。目前国内多所高校用户已经订购使用‘本源悟空’量子算力,有60余所中国高校已部署围绕‘本源悟空’为核心的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
近两年港股市场多次遭遇低迷行情,恒生指数由2022年的23000点跌至如今的17000点。但是大行情整体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春来(01969,HK)却逆势走高,取得了营收、净利润的连续增长,且利润率达到40%以上,远超同行。华西证券最近给予中国春来“买入”评级,国际评级机构Morningstar(晨星)也给公司打出最高的5星量化评级。
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方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算力底座加速夯实。截至6月底,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在上海、呼和浩特等地建成万卡集群,算力平台初步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有效支撑千亿级及以上通用大模型训练迭代,自主可控能力逐步提升,为大规模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基础模型稳步建设。支持“九天”“星辰”等通用大模型强化技术攻关和生态培育,推进多模态大模型与跨模态图像生成能力追赶国内一线水平。持续推动大模型开放赋能,带动产业央企、民企、高校院所等共建行业模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在新材料、通信、制造等领域打造超百个应用场景,电力、交通、石化等领域初步实现大模型应用,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在物流、金融、医疗等领域初步构建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开发数据治理工具,逐步对外提供数据加工等增值服务。
6月18日,云天励飞(688343.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逐步开启AI运营商业化路径,其中包括智能计算中心运营,目前公司已搭建包括华为昇腾、云天自研大模型推理服务器在内的超大规模异构高性能算力集群,在核心城市建设算力节点,实现算力统一调度管理以及异构千卡集群的高效运行,赋能互联网、AI企业、政府单位、高校及科研单位等行业大模型训练及推理落地,打通了AI运营商业化之路。
5月3日,卓越睿新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由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卓越睿新是一家中国领先的高校教学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作为高等教育行业数智化的先行者,致力于高校数字化教育内容、数字化教学场景服务及产品的开发、交付和运营,产品服务覆盖教、学、练、考、评、管等所有重要方面。
2月5日,据公安部消息,2023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深入实施三大人才高地10项政策措施,吸引鼓励外籍高层次人才、国内外知名高校STEM专业优秀外籍毕业生在华长期居留、创新创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辐射在大湾区工作的科研、文教、卫健、法律等6类高层次专业人才,持证人可享有30天在港澳从事学术交流研究活动的便利。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过1.9万名内地高层次专业人才获批人才签注,极大促进大湾区人才、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