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2月7日,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于2月6日的会议中订立本年度推动香港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三项工作重点。1、发展全面的可持续披露生态圈。2、巩固香港可持续及转型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3、利用数据和科技促进可持续披露及推动可持续融资活动。
【财华社讯】1月22日,据中国公司网站发布,1月16日至17日,中投公司召开2025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公司2024年经营管理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公司系统要守正创新履行职责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增强主权财富基金核心功能,积极有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优化对外投资布局结构,推动自主投资能力建设提质增效。二是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发挥好汇金公司作用,深化直管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做深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防控传统和非传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四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财华社讯】1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公布,香港行政长官已委任洪丕正为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会新主席,并再度委任三位现任副主席丁晨、冯华健资深大律师和韦安祖。香港行政长官同时亦委任四位新成员欧振兴、辛葆琏、汤晓东和杨玳诗,以及再度委任四位现任成员郑志刚博士、戴明钧、林俊明和卢彩云。全部任命为期两年,由2025年1月17日起生效。
【财华社讯】1月14日,据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13日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表示,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与基石。我们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支持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持续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股票、债券、理财、利率互换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财华社讯】12月1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12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由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率领的香港银行公会代表团。双方就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会前,李云泽与余伟文进行了双边会谈,就进一步加强双边监管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财华社讯】12月13日,央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意见》指出,要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支持备老群体做好养老资金储备和财富规划,针对农村养老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完善金融支持银发经济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进一步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加强养老金融产品设计和投资管理,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加强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加大对涉老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打击力度。完善制度保障,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强化货币政策、保险监管、融资配套、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支持,强化统计监测和效果评估。
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于11月19日在香港正式开幕,主峰会的主题为“在变局中前航”。
【财华社讯】11月8日,从香港政府新闻网获悉,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于11月7日在瑞士访问,与瑞士财金官员及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高层会面。许正宇介绍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策略性发展,包括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以及促进中国与世界双向资本流动的互联互通机制,并探讨了双边合作机会。他还分享了香港在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和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方面的最新政策措施。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今年较早时发布的《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排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五位。许正宇还表示,香港将积极拓展海外网络,加强与瑞士等国的合作,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
【财华社讯】11月6日,据香港大公文网站讯,2024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香港国际ESG榜单年度评选颁奖典礼5日举行。对于市场关注金融机构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天风国际证券集团行政总裁邹传表示,学界、政府都展现对ESG(环境、社会及管治)之美好前景和发展方向,但从金融机构来说,要了解新能源企业面对哪些问题,现时主要是全球太阳能套件价格下滑,原因是供应量很大,而经营商需要巨大资金投入,故电厂面临债务不断增加的局面。面对此问题,若能在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将这么大的项目进行项目融资证券化,并进行基金管理,而非以资产负债表形式管理,将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邹传表示,以上项目证券化,不能仅依靠于境內市场,香港可担当更大角色。他举例说,现时上一代的全球电厂正面对设备更换,內地新能源电企和新能源设备制造商可善用在设备上的优势,通过香港形成新能源行业基金化,能够和相应的投资者作对接,降低整个企业的杠杆率,释放更大的活力。他指出,券商和金融机构在香港先要解决融资问题,第二个是定价权问题。在价格机制上,可能是香港金融机构下一步的工作之一。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