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踏(02020.HK)以净利52%的增速领跑港股运动品牌、361度(01361.HK)营收首破百亿大关时,曾经的“国潮标杆”李宁(02331.HK),却仍在“追跑”的路上。
虽然国内运动服饰整体在增长,但与前几年的快速增长相比,今年以来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头部国产运动品牌面临增长压力。
10月14日,港股的运动品牌上市公司纷纷走弱,其中,安踏体育(02020.HK)跌8.69%,报91.4港元/股,市值约2586亿港元;361度(01361.HK)跌4.08%,报4.23港元/股,市值87.46亿港元。此外,李宁(02331.HK)、特步国际(01368.HK)均录得下跌。
沉寂三年后,马拉松赛事又迎来了强劲的复苏。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举办699场路跑赛事,其中马拉松赛事245场,半程马拉松赛事377场。对于运动品牌来说,要在庞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积极参与并高调亮相各大马拉松赛事成为了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如今的马拉松赛事已超越单纯的竞技属性,升级为各运动品牌竞相争夺的市场高地。除了国际品牌阿迪达斯、耐克,国货品牌特步、安踏等,通过捐
最近,港股市值最高的运动品牌安踏(02020.HK)宣布,其合营公司AS Holding的非全资附属公司Amer Sports计划在纽交所上市,股号或为“AS”。
12月11日,国内运动品牌龙头李宁遭遇跳空放量大跌14.29%,而自2023年年初至今,其累计跌幅更是高达72.62%。
2023年是我国“消费提振年”,而随着疫情后健康意识增强、本土品牌自豪感持续提升,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国货运动品牌把握了体育消费持续增长的态势,强势争夺中国市场主导地位。
进入8月份,又到了安踏(02020.HK)、李宁(02331.HK)、特步(01368.HK)及361度(01361.HK)四大港股运动品牌上市公司秀肌肉的时候。国内消费市场复苏为运动品牌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5%,表现优于大盘。
8月11日盘前,李宁(02331.HK)在国内四大体育运动品牌中率先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整体上看,李宁半年度成绩单中规中矩,收入随着国内消费复苏而实现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和毛利率受折扣措施和原材料及人工等成本因素影响出现了下滑。
7月17日,位列国内运动品牌第二梯队的361度(01361.HK)披露了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数据,成绩亮眼。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