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言论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在消失,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过去5年香港的存款总额每年都在增长,累计增长21%,资产管理规模从2019年到2022年增长了20%,尽管2022年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市场调整,导致资产管理规模下降,但无论是银行业还是资管业,都继续保持弹性和强劲。他称,若资本正撤出香港,这些数据应该向下而非向上。
信达证券(601059)公告称,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把握业务机遇,加快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公司拟出资人民币3亿元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从而推动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更好发展。
6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香港举行第十三次高层会晤,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与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率相关部门参会。迄今为止,两地证监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三次高层会晤,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在市场、机构、产品等方面取得系列合作成果,不断拓展监管合作深度与广度。本次会议,双方就两地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发展近况进行沟通与交流,就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促进衍生品市场和资管业合作、跨境监管合作等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磋商并取得积极共识,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不断迈进。
11月14日,首程控股(0697.HK)发布官方公告,公司已收到首钢集团的通知,引入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战略股东的投资入股程序已于2022年11月14日顺利完成,双方股权交割如期达成。随着北京国管新战略股东身份的最终落定,首程控股不仅深化了自身的国企改革进程,而且依赖北京国管丰富的资产运营经验,在收获良好的资本市场效应的同时,还有望为主业的协同发展带去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首程控股(0697.HK)敏感地捕捉到数智化赋能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的可行性,积极布局和开辟增长“第二曲线”,做出了数智化资产管理的先行探索。公司以“REITs+智能运营中心”为统揽,加速实现资管业务产融结合,向外界传递出公司战略升级的智慧和勇气。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为客户开立A股资金账户数为2.98亿个,同比增加14.89%,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6%,客户基础不断扩大。2021年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0.88万亿元,同比增加3.53%,尤其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规模大幅增长112.52%达到3.28万亿元。全年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317.86亿元,同比增长6.10%。2021年证券行业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206.90亿元,同比增长53.96%,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13.39%,占比提升3.02个百分点。2021年全行业实现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54.57亿元,同比增长13.61%。
据中基协消息,2021年10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906只,设立规模497.42亿元;当月备案的集合产品备案办理时间平均为1.53个工作日。截至2021年10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6.73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增加2472.01亿元,增长1.50%。
肖远企在2021中国财富论坛指出,资管行业要培育金融投资深度,普及长期理性和价值投资理念,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素养,为投资者财富实施跨时期、跨市场的优化配置,在合理的风险和期限水平上取得合理收益。
交银国际发布报告,海通(06837-HK)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8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增长14%。收入增量主要来自经纪、投行、资管业务手续费佣金。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均衡发展。报告指,公司投行股票承销规模大增,资管主动管理占比提升。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分部的收入占比提升5个/3个百分点,均来自手续费佣金净收入。
近日,证监会对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在开展投资顾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未审慎经营、未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合规风控管理缺失等违规行为下发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拟对海通证券采取责令暂停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管措施,对海通资管采取责令暂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提供投资顾问服务12个月、责令暂停新增私募资管产品备案6个月的监管措施,对多名直接责任人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2年等监管措施。经查,海通证券、海通资管及相关人员在开展投资顾问、私募资管业务过程中,未按照审慎经营原则,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对市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