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关于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的考虑。考虑到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电力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引导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尽可能实现高比例自用,并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余电上网发挥保供作用,因此《管理办法》允许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参与现货市场。此外,允许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在电力用户负荷发生较大变化时,将项目调整为集中式光伏电站,给予其更多选择空间。
【财华社讯】1月13日,云铝股份(00080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四季度公司电解铝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财华社讯】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坚持一张蓝图规划、特色应用示范、科技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引领,推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新型产业体系、新型交通体系、重点区域发展多方协同。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财华社讯】1月3日,沃尔核材(002130.SZ)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高速通信线订单饱和,设备满负荷运转,后续设备正在陆续到货,其产能也在逐步提升。
【财华社讯】11月1日,山东药玻(600529.SH)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24年三季度营收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系贸易子公司营收下降和药厂检修等原因导致部分产品销量小幅度减少;目前公司各类产品价格保持稳定。
【财华社讯】10月29日,孚日股份(002083.SZ)在互动平台表示,电解液添加剂产品价格受市场供需情况、行业竞争格局、原材料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通常来说,行业其他公司出现的爆炸等事故会对相关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进而拉高产品价格。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当前公司电解液添加剂客户主要是电解液头部厂商,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正在不断提产能,降成本,目前VC产品已有两个车间在满负荷运转,第三个车间正在建设中,预计四季度VC产品整体产能有望达到1万吨/年。
【财华社讯】特锐德(300001.SZ)在互动平台表示,特来电目前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获得售电资质,并已在山东、广东等地参与现货交易。公司通过充电网深度链接电动汽车,基于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充电行为进行全面监控、分析,对不同范围的充电站在不同时间段的充电功率和充电量进行精准预测和聚合调控,并根据局域的电力容量、电价变化情况对充电行为进行常态化的经济调度与负荷约束,从而降低用电成本和用电负荷高峰时段的电网压力,并通过发挥电动汽车的灵活调节能力进行车网互动,获取调峰辅助服务和需求侧响应等收益。未来,公司将及时关注政策及行业发展情况,不断在车网互动领域探索创新。
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针对假期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在重点场所提前开展网络负荷评估和软硬件优化扩容,动态调整网络资源配置,开展分钟级网络运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突发问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高清视频直播、高清语音通话等业务需求。首次将5G-A融合AI、智能天线调整等创新技术规模应用于节假日保障,网络总流量、总话务量和用户感知提升显著。国庆期间,省际漫游用户日均2.66亿,同比增长5.6%;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漫入用户日均696万,同比增长20.7%;5G/4G流量日均978PB,同比增长13.0%。
8月7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开征求《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新增内容包括:虚拟电厂,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调负荷等多种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同优化。独立储能,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等有关方面要求,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首先是抓生产供应。能源生产供应是电力保供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同时,抓紧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第二,抓顶峰能力。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要着力提升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用电顶峰的发电能力。我们将持续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停运以及出力受阻等情况;同时,结合各类电源出力特性,推动水、核、风、光、火等各类电源多发满发和储能设施的科学充分调用,发挥顶峰支撑作用。第三,抓电力调配。加强跨省区电力调度,利用各地用电负荷特性差异,积极通过电力中长期合同、现货市场等市场化方式,开展跨省跨区余缺互济,必要时通过应急调度有效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第四,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坚持节能节电助力、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通过精细化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更好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与此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做好抢险救援力量准备,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和抢修复电工作,千方百计保障极端条件下民生及重点用能。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