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对参评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估,识别我国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每两年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对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进行差异化监管,以降低其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本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评估指标包括规模、关联度、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四个维度,权重分别为20%、30%、30%和20%。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通知公告,疫情期间一些海外院校就同一课程同时开设面授(含因疫情影响调整为在线授课的情况)和远程等授课模式,在此特別提醒留学人员,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评估办法》,跨境远程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暂不在我中心认证范围內,请广大留学人员在选择课程模式时注意区分。
央行网站10月15日消息,为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根据《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于2020年数据,评估认定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8家,包括平安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4家,包括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1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评估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评估目的。识别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每年发布名单,根据名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二是确定评估方法。采用定量评估指标计算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得分,再结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监管判断。三是明确评估流程。每年确定参评银行范围,收集参评银行数据进行测算,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结合监管判断,对初始名单进行必要调整,经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确定后发布。
11月26日,央行、银保监会公开征求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评估办法》发布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将向参评银行发送数据报送模板和数据填报说明,收集2018年数据,开展2019年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首先,采用定量评估指标计算30家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得分,评估的一级指标包括“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指标权重均为25%。然后,结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监管判断,综合评估参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系统重要性银行最终名单经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确定后,由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委制定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现予以发布。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重点评估內容包括:云服务商的征信、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云服务商人员背景及稳定性,特別是能够访问客户数据、能够收集相关元数据的人员等。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