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港、A两市的医药外包概念遭遇普跌。其中,A股市场的药明康德(603259.SH)大跌7.02%,泰格医药(300347.SZ)、康龙化成(300759.SZ)、凯莱英(002821.SZ)也都遭遇下挫。
最近两三个月,“药明系”频繁出售资产,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10月4日,港股CXO概念股集体活跃,截至发稿,康龙化成(03759.HK)涨17.61%,泰格医药(03347.HK)涨12.58%,药明生物(02269.HK)涨12.06%,药明康德(02359.HK)涨10.22%,昭衍新药(06127.HK)涨7.63%,凯莱英(06821.HK)、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均录得上涨。
9月12日,CRO概念股集体反弹,截至午间休盘,药明康德(02359.HK)大涨7.41%,药明生物(02269.HK)涨5.31%,凯莱英(06821.HK)涨3.71%,康龙化成(03759.HK)涨2.13%,泰格医药(03347.HK)等均涨。
CRO产业链再度卷入“风波”。
3月14日,创新药板块集体走强,截至发稿,泰格医药(300347.SZ)涨20%,首药控股(688197.SH)涨18.02%,百利天恒(668506.SH)涨10.63%,贝达药业(300558.SZ)涨7.87%,港股的泰格医药(03347.HK)涨17.38%,昭衍新药(06127.HK)涨11.63%。
3月7日,CRO板块“血流成河”,药明生物(02269.HK)暴跌21.47%,药明合联(02268.HK)跌9.91%,泰格医药(03347.HK)亦跌8.38%。股价的暴跌源于“黑天鹅”。北京时间3月6日晚,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关于《生物安全法案》的提案听证会。
3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恒生指数跌1.27%,国企指数跌1.04%,恒生科技指数跌1.56%。分板块看,医药股集体承压,医药外包概念股遭重挫,生物医药、互联网医疗等板块也悉数下行。成分股中,“药明系”全线大跌,药明生物(02269.HK)跌21.47%,康龙化成(03759.HK)跌15.95%,泰格医药(03347.HK)跌8.38%,凯莱英(06821.HK)跟跌。
3月4日,医药外包板块开盘强势拉升,截至收盘,板块收涨9.53%,领涨大市!个股中,药明康德(02359.HK)涨12.54%,药明生物(02269.HK)上涨11.7%,康龙化成(03759.HK)涨9.56%,泰格医药(03347.HK)涨5.14%。
1月26日,歌礼制药-B(01672.HK)股价剧烈波动,尤其是午后受药明系大跌情绪波及,盘中跳空暴跌超10%,跌势惊人。截至收盘,该股跌6.59%至1.7港元/股,总市值仅有17.76亿元。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