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月10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使用的建材属于《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5年版)》明确为“必选类”的,应当全部采购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绿色建材;属于《需求标准》明确为“可选类”的,政策实施城市可结合自身区域位置、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性价比高的绿色建材产品,选用种类应不低于建筑项目所涉及的建材种类的40%。各政策实施城市要探索实施对通用类绿色建材的批量集中采购,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或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定期归集采购人的绿色建材采购计划,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要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电子化采购交易,逐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绿色建材产品纳入电子平台交易,提高绿色建材采购效率和透明度。绿色建材供应商在供货时应当出具所提供建材产品符合需求标准的证明性文件,包括国家统一推行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或符合需求标准的有效检测报告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制定修订一批重点领域节能标准。组织实施“十四五”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在工业领域,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提升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电焊机、工业锅炉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努力实现标准指标国际先进。在能源领域,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石油天然气储运、管道运输、输配电关键设备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研制。在城乡建设领域,制定修订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建造、农村居住建筑节能等标准,完善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节能相关产品标准。在交通运输领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节能降碳设计、建设、运营、监控、评价等标准。在公共机构领域,加快制定修订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场馆等评价标准。在农业农村领域,加快研究制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节能降碳技术标准,完善设施农业、农业机械等节能降碳标准。
近期,由深圳瑞捷(300977)申报的住建部《放管服改革下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与监管机制研究》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会在深圳召开,并顺利通过。分析人士指出,深圳瑞捷作为行业内标准的制定者和前沿课题的研究者,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能更好地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企、公共工程建设单位、城投、自持类企业等客户提供服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深圳瑞捷(300977)旗下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质量安全控制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该项认定亦是深圳瑞捷在绿色建筑质量安全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的综合体现。
深圳瑞捷(300977)公告称,近期收到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下发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认定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经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由公司申报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质量安全控制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2022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正在非常顺利推进,第一批约1亿千瓦的项目全部开工;第二批、第三批项目也都在陆续推进。2021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已经提升到84%。这几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也在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高达3800亿美元,总额居世界第一。
10月28日晚间,杭萧钢构(600477.SH)正式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77%,达73.3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51亿元。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成功转正,主营业务盈利水平逐步向好。此外,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超125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有望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双碳及能源危机等推动下,风电、光伏行业继续延续高景气,清洁能源需求持续旺盛。与此同时与光伏行业深度绑定,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也成为风口。横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两大朝阳领域,背靠国资股东水发集团,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近日,杭萧钢构(600477)在中金公司主办的分布式光伏论坛中与机构投资者就杭萧钢构控股的合特光电在BIPV领域及异质结钙钛矿电池情况进行了交流沟通。据悉,合特光电目前已经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交建、中国海油等大型央企、国企、政府机关开展合作。下一步,杭萧钢构将加快整合优势资源,通过绿色节能的低碳“组合拳”,实现绿色建筑与光伏产业的双轮驱动。
【财华社讯】中国建筑兴业(00830.HK)公布,于2022年5月24日,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订立首笔3亿港元三年期无抵押的绿色循环贷款。公司拟将该笔贷款的所得资金应用于其绿色金融框架准则下之多个合资格绿色项目。这项最新的绿色金融计划有助集团拓展『绿色建筑』能力,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目标更进一步。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