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资产海外投资者2020年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财政赤字水平。这不同于以往在经济衰退期赤字扩张、在经济复苏期收支再平衡的财政模式。
受盘面影响,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早盘冲高后有所回落,半日跌0.02%,成交额7.81亿元,换手率达17.71%,交投活跃。
【财华社讯】1月24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讯,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评估报告中再次肯定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认同香港的金融体系在稳健的制度框架、充足的政策缓冲空间,以及联系汇率制度(联汇制度)畅顺运作下保持强韧。基金组织讚扬香港特区政府将支持经济复苏、管控金融稳定风险及应对结构性挑战列为政策重点。基金组织认为香港经济高度开放,金融服务业规模庞大,并与全球接轨,因此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是适合香港的安排,并认同特区政府在中期逐步整合财政的方向和路径是合适的。
2025年1月20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发文表示,根据美林投资时钟理论,在经济复苏阶段,股票为王,资金会布局更多股票来抓住经济复苏带来的机会。
【财华社讯】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24年第四条磋商工作人员总结》显示,香港特区经济在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冲击后,正走向逐步但不均衡的复苏。面对持续的经济疲弱以及內外环境的不利因素,政策应致力于支持內需和缓解风险。政府当局实施更为渐进的财政整固计划属合适之举,有助于维持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当局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在中期增加和开拓政府收入,以应对与人口老化有关的支出压力,并为可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提供资金。尽管某些领域的金融压力需要加强监测和监督,但由于香港的金融体系具备充足缓冲、监管框架稳健,金融领域的风险似乎是可控的。快速的人口老化,加上物流和贸易服务领域的地区竞争加剧,凸显提高劳动力供应和生产力的需要,并通过发掘新的增长点来支持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增强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抵御能力和推进绿色转型同样至关重要。
【财华社讯】1月8日,世邦魏理仕发表《2025年度香港商业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指,本港商业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充满着挑战,中国內地经济复苏缓慢,加上写字楼新供应庞大、息口高企及零售销售疲软,阻碍市场复甦。投资者和企业租户基本上仍保持谨慎态度。2024年投资及写字楼租赁量较去年同期录得轻微增长。世邦魏理仕最新发表的《2025年香港商业房地产市场展望》指出,受惠于减息带动,加上中国內地预期经济刺激的支持,而另一方面,贸易冲突或加剧,商业地产市场动力预计在2025年将进一步改善。世邦魏理仕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陈锦平表示:“随着融资成本下降,预计2025年香港房地产需求将进一步改善。预计交易量增幅温和。写字楼及工业物业业主将面临供应过剩的挑战,租金水平将继续对租户有利。预计旅客增加将推动餐饮行业,但消费模式的结构性转变将阻碍零售额大幅增长,零售租赁需求或保持稳定。即使利率呈下降趋势,但高空置率及预期未来供应竞争下,各物业板块的资本值或会在2025年继续受压。”
2025年1月7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发文表示,2025年货币政策工具箱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目前,央行已经创设两个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包括针对基金、证券、保险创设的互换便利。目前已有上千亿资金通过该工具投放到股票市场。
【财华社讯】1月2日,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发表网志,回顾2024年,香港在可持续金融、人工智能应用、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市场改革创新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推动绿色金融,发布了可持续披露路线图,加强跨机构合作促进绿色金融科技应用。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提升金融市场效率。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增长,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中心。此外,金融市场改革创新不断推进,股票市场活跃,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展望2025年,香港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将深化与內地及国际市场的合作,抓住全球经济复苏及绿色转型的机遇,推动香港经济再上新台阶。
【财华社讯】12月19日,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立法会会议上发表开场发言,讨论“积极应对经济转型,维持有利的营商环境”议员议案。丘应桦表示,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放宽物业按揭贷款成数上限、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推出“还息不还本”政策,以及考虑为银行资本要求提供弹性。他指出,香港在全球经济中享有独特优势,政府将致力吸引内地和海外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推动经济复苏。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将继续合作,优化市场运作效率,并推动数字化政府建设,以提升公共治理质量。此外,丘应桦提到,政府将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他表示,政府会继续推动与大湾区城市的协作,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将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帮助它们开拓市场和提升竞争力。
【财华社讯】12月3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出席行政会议前向传媒表示,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昨日在立法会汇报政府财政状况,预估本财政年度赤字约1,000亿元,高于原先估计的481亿元,原因是卖地、楼市印花税、股票印花税、利得税等收入较预期少,加上推出逆周期措施,维持工务工程开支、支援中小企,以及帮助处于转型期的企业过渡等,以助经济复苏。李家超说,政府会从节流和开源着手,节流包括减少政府开支,财政司司长已着手制定有关措施;开源方面,政府会谨慎考虑,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政府并推出不同措施增加经济动力,从而增加收入,包括开拓新市场、增加新增长点,例如开拓中东、东南亚国家联盟、中亚等新兴市场,更重要的是,国家是香港的最大机遇和最强大后盾,国家经济保持增长,更不断推出多项惠港措施。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