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宏观形势: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90天内暂停执行“对等关税”,对除中国外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再次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提至125%。美国3月通胀超预期降温,但市场仍然预期美联储将在6月降息。纽约联邦主席威廉姆斯预计经济增速将放缓、失业率将上升、通胀将升温。
财华社3月6日讯,中泰国际在今日晨讯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全国“两会”设定5%经济增速目标及4%赤字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延续“高质量发展”框架,以财政扩张、产业升级、消费提振与民生保障多维协同托底经济。财政政策力度空前,赤字率创历史新高,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分别扩容至1.3万亿和4.4万亿,重点用于基建投资、地产收储及地方化债。
【财华社讯】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总体看,2024年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成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贷款利率稳步下行,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继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2024年,在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服饰消费市场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307.3亿元,同比增长只有0.4%,低于整体水平。
2024年是餐饮行业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疲弱及竞争日益激烈等多重冲击,有多家龙头餐饮企业陷入亏损泥潭。
【财华社讯】11月7日,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6日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特别是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发布实施以来,国内外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将把握好经济增速和经济增长质量、内部和外部、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继续坚持实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强与市场沟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汇丰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摩根士丹利等11家外资金融机构负责人参会并发言。
【财华社讯】9月26日,据中国银行网站消息,中国银行研究院在京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4年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总需求降温,总供给保持稳定。展望2024年四季度,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可能呈现总需求、总供给同步回落特征。关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4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初步预计,三季度GDP增长4.8%左右。展望四季度,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将进一步巩固,全年有望实现GDP增长5%的目标。关于全球银行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银行业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障自身经营稳健,规模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相对稳定,资产质量整体向好。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还继续发布《区域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长三角)》,认为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展望四季度,在政策加力支持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达5.5%左右。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下调50个基点,至4.75%至5%之间,引发广泛关注。此次降息旨在应对通胀放缓和经济增速放慢。美联储通过降低借贷成本,试图刺激经济增长并维持就业市场的稳定。这一大幅降息将对各类资产的定价和投资策略产生影响,尤其可能引发未来几个月金融市场的波动。这是自通胀下降以来的首次大幅度降息,反映了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谨慎乐观态度。
6月13日,据世界银行6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是三年来首次稳定增长,但与近期历史水平相比仍显疲软。报告中,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比1月份的预测高出0.3个百分点。主要是2024年初的经济活动比预期更强,特别是出口方面。
4月18日,央行发文称,货币信贷总量要稳。近年来,人民银行注重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5%,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9.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均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充分有力。未来,还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均衡投放,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拉长时间、跨越周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以金融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