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2月2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1月30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七周年盛典系列之大湾区之夜暨杰出ESG表现嘉许礼的视像致辞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公布五周年。《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香港为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
【财华社讯】11月22日,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11月21日参加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与全球代表探讨香港科技创新进展。张曼莉表示香港正全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力争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着力以数据流动推进大湾区创新发展,并加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她提到特区政府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旨在促进港深两地创新合作,打造河套合作区成为大湾区的重要策源地。其后,张曼莉还表示,香港正透过四个方面以数据要素来驱动数字经济,包括优化香港数字政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及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特区政府亦将发展北部都会区沙岭10公顷用地为数据园,吸纳海内外具代表性的数据企业集聚。凭藉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功能,特区政府将以数字经济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助力全球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更大贡献。
【财华社讯】11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今日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纲挈领地阐述河套香港园区的愿景与使命、发展历史背景和依据、园区的重点发展方向、策略和目标,以及促进港深两地园区跨境要素流通的便利措施,为香港园区订下清晰的发展方略。
6月20日,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要求,依据《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引领绿色消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为目标,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考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战略中的重点领域、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消费者关注度以及标准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效果,提出《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现予以公告。
4月28日,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好满足三地居民跨境通行需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广东省公安厅在认真总结前期两地车管理情况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车辆管理政策,将于2024年5月1日推出取消关联核查纳税要求、延长指标有效期、优化非营运小汽车免检、放宽主驾驶人备案车辆数量四项便利措施。(财联社)
1月8日,艾比森公告,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3.1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52.70%–72.40%。报告期内,公司2023年实现含税签单约52.96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约51%;签单金额的高速增长带动公司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0.45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约45%。公司同日公告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力争2024年实现签单80亿元,2025年实现签单100亿元。(财联社)
1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标准创新司组织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日前召开“标准化纲要实施阶段性评估报告和新一轮行动计划”咨询论证会。会上,专家们听取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阶段性进展情况综合评估报告》和《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编制情况说明。专家建议,行动计划的编制要充分发挥标准扩大内需的牵引作用,充分发挥标准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抓紧对内容进行再优化、再完善,尽快按程序推进发布。(财联社)
11月29日,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29日在深圳举行。会上,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正式启动。据悉,该平台是在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共同指导支持下,由深圳市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有限公司及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拟作为深圳侧平台运营方,香港科技园公司拟作为香港侧平台运营方,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作为平台方案设计及开源技术支持方共同启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的深度推进,深港融合进入新阶段。该平台的启动,将推动安全、高效、合规的跨境数据流动,进一步促进跨境金融等领域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财联社)
日前,国际权威ESG指数评级机构MSCI发布了上海家化(600315)最新的ESG评级,从去年的“BBB”上升至“A”。自公司2021年发布《ESG中长期战略规划纲要》以来,在两年的时间中,公司ESG评级已连续提升了四级,在中国美妆日化行业中名列前茅。
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高,航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绿色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绿色航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形成一批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绿色航空生产体系、运营体系建设。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