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据财联社讯,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介绍,将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11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充分激发数字技术创新动能。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港澳创新资源参与信息技术领域省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交叉研究平台和前沿学科建设,加强数字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以河套为试点,开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数字化合作。支持广州、深圳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放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外资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港澳企业提供数字内容增值服务。(财联社)
近年来,北京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聚焦科技创新、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昌平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也是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正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企业服务通道,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制度创新和产业链开放。
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要求,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积极主动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5月26日,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要从五方面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紧扣科技发展权益,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坚持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三是大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推动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落地见效。四是大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张开双臂欢迎海內外各类人才来北京发展。五是大力推动国际交流,优化国际化科研环境,吸引国际科技组织、外资研发中心等率先布局发展。(财联社)
5月17日,科技部等十二部门日前印发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17%左右。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60人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当年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全国领先。(财联社)
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深入推进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杭州市建设国內现代科创金融体系的实践窗口和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合肥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带动嘉兴市争创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基地。
据财联社1月7日讯,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6日在京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指出,2022年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推动科技规划任务落实,更好发挥战略导向作用。二是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有效运行,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五是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支撑引领稳增长和民生改善。六是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七是高水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八是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九是聚焦战略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十是拓展科技合作开放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9月29日,《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5%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6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560家左右,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8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科创板建设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科创板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认真贯彻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主体责任、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充分发挥各方合力,严把上市企业质量入口关。充分发挥科创板的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快推动适应科创公司特点的制度创新,持续评估和优化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持续监管、退市等基础性制度。(财联社)
1998-2024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