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3月6日讯,中泰国际在今日晨讯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全国“两会”设定5%经济增速目标及4%赤字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延续“高质量发展”框架,以财政扩张、产业升级、消费提振与民生保障多维协同托底经济。财政政策力度空前,赤字率创历史新高,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分别扩容至1.3万亿和4.4万亿,重点用于基建投资、地产收储及地方化债。
【财华社讯】2月19日,瑞银投资银行研究部发布研究报告称,继续看好黄金,预计今年后期金价或升破3200美元,之后逐步回落,未来几年将在高位企稳。瑞银投资银行贵金属策略师Joni Teves表示:「在2024年错过多次(短线/涨幅不多)买入机会后,投资者可能对重复相同的模式持谨慎态度,如今可能希望趁回档更早地入场。」Joni Teves认为银和铂都受益于与黄金的正相关性和良好的供需基本面。不过,银作为贵金属和工业金属的双重属性可能加大其波动性。另外,特朗普于2025年2月10日宣布根据232条款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铝征收25%的关税(之前关税为钢铁25%/铝10%)。但由于对美出口有限且关税已较高,瑞银投资银行研究部认为这对中国钢铁/铝出口的影响有限。瑞银中国基础材料行业研究主管丁月丽表示:「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89万吨钢铁和26万吨铝产品,不到中国总产量的0.1%和0.6%。」此外,丁月丽看好铝、铜及黄金,对煤炭、钢铁/水泥及消费建材则持较负面观点。
2025年2月4日,“木头姐”Cathie Wood掌舵的专注于投资颠覆式创新领域的方舟投资基金(ARK)发布了备受关注的年度研究报告《BIG IDEAS 2025》,深入分析了其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前景看法。
【财华社讯】1月13日,新加坡银行发布《美国就业数据强劲 联储局最后一次减息》研究报告,新加坡银行首席经济师莫曼苏认为:12月的就业数据远超预期。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6万人,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6.5万人。失业率从4.2%下降至4.1%,平均时薪上升0.3%,保持稳健。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在2025年继续朝着“软着陆”方向发展,而非陷入经济衰退。预料本周公布的十二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显示核心通胀仍维持在3.3%,远高于联储局的2%目标。我们仍然认为联储局的宽松周期已接近尾声,现预计2025年上半年仅会再减息一次(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至4.25厘,直至2025年底。因此,我们对长期债券保持谨慎,维持今年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达到5厘的预测,并继续看好美元。
财华社讯,2025年1月9日,德勤发布了《2025年商业地产行业展望:迎接发展拐点,把握时代机遇》(下称“报告”)。
【财华社讯】1月3日,新加坡银行发布《2025年五大投资重点》研究报告,新加坡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李依莱表示:展望2025年,市场料将波动但整体向好。尽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但增长基本面保持稳健,结构性主题将提供重要动力。我们预期美股整体升势持续,标普500指数目标价到2025年底料将达到6,530点。预计AI概念于2025年仍是市场焦点,大型科企将持续加大资本开支,而其他企业亦将加速AI商业化进程。鉴于广告、电商及云端行业前景乐观,大型科技公司2025年盈利表现可望保持稳健。亚洲(日本除外)股市在良好的基本面及结构性趋势支持下呈现投资机遇,当中以中国内地、香港、印度、印尼及新加坡市场最具吸引力。中国市场方面,我们建议采取“哑铃策略”,重点关注龙头互联网及平台企业、优质高息股,以及刺激政策的受惠企业。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财政赤字扩大及通胀压力持续,料将共同推高债息。在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触及5%前,不宜增持长期债券。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财政赤字扩大及通胀压力持续,料将共同推高债息。在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触及5%前,不宜增持长期债券。
【财华社讯】1月2日,美联物业1月1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楼价下调,令2024年600万元或以下的细价物业的二手住宅注册量及占比按年续升。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2024年(截至12月30日)600万元或以下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录27,180宗,较2023年同类银码的20,905宗按年大升约3成,并创7年新高。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去年600万元或以下注册量表现比起大市突出,带动其占整体二手住宅注册量的比率攀升至约67.1%,不但较2023年约57.6%增加约9.5个百分点,更创自2016年后的8年新高,而细价物业比率上升主要受楼价下调的带动。值得留意,随着楼市全撤辣,加上楼价由高位回落,而近年租金上升之下,带动租金回报率向上,而且本港按揭息率连番下调,不但吸引用家“转租为买”,同时亦吸引长线投资者入市,为细价物业带来需求。
【财华社讯】12月30日,中泰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经历11月底来的温和回升后,港股恒生指数的预测PE回升至9.2倍,处于2018年以来6.9%分位数的位置,而风险溢价也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尽管估值不便宜,但我们相信港股在1月仍有上行空间,主因1)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12月以来多个省市陆续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明年一季度的部分发行额度在今年年底提前披露,新老基建投资将会加快;2) 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25日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我们认为措施有利解决符合条件项目不足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项债撬动投资效应,特别是对量子科技、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行业较为利好;3) 地方政府出台消费补贴,内地进入春节前后的消费旺季,叠加进入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市场仍处于交易政策及流动性预期。
财华社讯,2024年10月21日,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本年迄今(截至10月17日)整体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录31,317宗,较去年全年仍低约13.7%;反观,当中600万元或以下注册量录20,956宗,则率先超越去年全年同类银码的20,905宗,并已创3年新高。
财华社讯,2024年9月25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对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的回顾,以及两个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前景展望。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