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讯,“西煤东运”大动脉大秦铁路5月20日全面完成今年首次集中检修。10时,沿线不同区段停轮的25列2万吨重载列车同时啟轮。这条从山西大同开往河北秦皇岛的运煤专线恢复正常运力,将全力保障煤炭供应,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电高峰。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煤炭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生产方面,1~4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5%,其中山西、陕西、內蒙古、新疆4省区合计占比80.9%。进口方面,1~3月进口煤炭同比下降24.2%,4月份由降转增,同比增长8.4%。
11月24日,发改委表示,今年自10月份以来,电煤供应水平大幅提升,供煤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30%,持续大于耗煤,电厂存煤快速回升。11月份中下旬以来,电煤消耗有所增加,但日均供煤达到860万吨,最高达到943万吨历史峰值,日均供煤大于耗煤近200万吨,电厂存煤继续快速增长。11月23日全国电厂存煤已达到1.47亿吨,其中国网区域电厂存煤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据往年调度数据,每年进入11月份中下旬,随着全面进入供暖季,电煤消耗快速增加,统调电厂存煤逐步下降。如去年从11月19日起电厂耗煤持续大于供煤,日均消耗库存近70万吨,到11月底存煤1.52亿吨。预计今年11月底电厂存煤或将全面超过去年同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冬明春发电供暖用煤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供应偏紧,价格持续高涨,加上冬春两季又是煤炭消费高峰,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PPI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其中,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0.1%,煤炭加工业价格上涨12.8%,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74%。
国家统计局网站10日发布,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10月份,从环比看,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0.1%,煤炭加工业价格上涨12.8%,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74个百分点。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6.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5%,上述3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81个百分点。另外,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下降8.9%。
央视新闻讯,26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随着煤炭产量的逐步回升,全国重点电厂已连续20天供煤量大于耗煤量,国家冬季保供相关措施效应正在逐渐显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煤炭的产量在逐步回升,点对点的供应水平增加,现在煤炭的日供应量已经大于日消费量,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库存增加,煤炭市场的供应形势会逐渐缓解。据统计,截至10月24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量已达到9569万吨,比9月底增加了1700万吨,可用天数超过17天,远远高于7天警戒线。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介绍,近日全国煤炭日产量超过1150万吨,比9月中旬增加120万吨以上,其中晋陕蒙日均产量860万吨,创今年以来新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今冬明春煤炭供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多措并举,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煤炭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煤炭产能正加快释放。经严格安全评估,9月份以来允许153座煤矿核增产能2.2亿吨/年,相关煤矿已陆续按核定产能生产,四季度可增产5000万吨以上。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38座建设煤矿列入应急保供煤矿,允许阶段性释放产能,合计产能1亿吨/年。为60余座煤矿办理接续用地手续,确保1.5亿吨/年以上产能稳定释放。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临时停产停工煤矿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煤炭市场供应。同时,煤炭日产量创今年新高。近日全国煤炭日产量超过1150万吨,比9月中旬增加120万吨以上,其中晋陕蒙日均产量860万吨,创今年以来新高。随着煤矿核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将得到有效保障。
据央视,随着天气渐冷,北方各地开始陆续供暖,用煤需求量随之增长。国家矿山安监局预计,四季度全国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平均日增产达到60万吨,对缓解供需紧张、平抑煤炭价格,保障居民温暖过冬具有积极作用,各地煤炭企业正在积极保障煤炭供应。据介绍,国家矿山安监局目前已经审核976处煤矿,其中有153处煤矿符合安全保供条件,大约增加产能每年2.2亿吨。在内蒙古,全国最大露天矿―华能伊敏煤电正在全力释放产能,日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目前,每天增加直发东北专列6列,日增发近3万吨,预计四季度,在去年的基础上向东北地区多供煤300万吨。
据央视财经,近期,动力煤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进入8月份,陕西省63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已达到每吨870元,较七月初涨幅超10%;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每吨接近1000元。煤炭企业满负荷生产,但仍然无法满足下游实际需求,即使集团内部的电厂也难以保障其煤炭供应。动力煤供不应求,不少电厂在煤炭竞拍过程中经常有加价抢煤的现象。目前,除少数长期协议煤价之外,大部分煤企的坑口煤价已涨到每吨八九百元的历史高位区间,而港口煤价因为叠加运费等因素涨幅更大。
6月27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夏季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长,以及煤炭产量和进口量增加,煤炭的供需矛盾将趋于缓解,预计7月份煤价将进入下降通道,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一是产量进一步增长。主要产煤地区停产煤矿将逐步恢复生产,预期7月初就能够恢复到6月上旬的生产水平,而且一些具备增产潜力的优质先进产能下半年还将逐步释放。二是进口进一步增加。根据进口煤订单情况看,7月、8月将是进口煤到货的高峰期,煤炭供应将进一步得到有效补充。三是水电、太阳能发电增加。进入汛期以后,来水大幅增加,水电出力明显增长,同时夏季太阳能发电也快速增长,将大量替代火力发电,有效减少火电用煤需求。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