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4月15日,汇通控股(603409.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直接向美国出口的业务,因此对公司无直接影响。公司会持续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价值,积极回馈投资者。
4月7日,兆威机电(003021.SZ)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财华社讯】4月8日,信邦智能(301112.SZ)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小。公司的海外业务主要通过日本全资子公司日本富士进行开展,美国地区的业务占比较小。除日本富士外,公司其他主体未有涉及美国地区的业务。 公司密切关注关税变化,通过在国内、日本双制造基地的国际化布局,深入挖掘和整合国内外资源,提升公司品牌国际影响力和整体核心竞争力。
【财华社讯】3月6日,天通股份(600330.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实施年产420万片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的募投项目,其中包括铌酸锂晶体材料的生产,预计将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财华社讯】3月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实施。目标到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含深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丰富,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5亿台,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等领域打造60个以上人工智能终端典型应用场景。
【财华社讯】首程控股(00697.HK)公布,近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拟在中国北京市出资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以提升区域产业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成为机器人产业生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化产融服务商。机器人公司将围绕集团机器人产业战略布局,通过销售代理、租赁业务、行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內容,着力在多领域推动优质机器人企业和产品落地应用。机器人公司将作为集团被投企业及产业合作方,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企业为代表的优质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落地,推动“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集团将充分延伸在机器人投资领域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在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财华社讯】2月18日,比优集团(09893.HK)从创业板转主板的首个交易日,表现平平。截至发稿,涨幅3.33%,报0.62港元/股,成交量仅有314万港元,成交额为190.36万港元,换手率为0.09%。据公开资料显示,比优集团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中国电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变更实际控制人,开始逐步拓展创新业务;2013年发展有色金属贸易业务,此后逐步置出学校网络整合服务等原有亏损业务,以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2015年7月注入民爆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放大。目前,比优集团主要在中国及塔吉克斯坦从事生产及销售爆炸物品及提供爆破作业和相关服务,以及在中国开采、加工及销售矿产品。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比优集团录得收入约8.59亿,同比增长约34.4%;股东应占溢利约8547.4万元,同比减少约13.4%。
【财华社讯】康希诺生物(06185.HK)公布,公司研发的吸附破伤风疫苗的新药上市申请已于近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该款疫苗主要用于非新生儿破伤风预防,将丰富公司产品管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财华社讯】1月22日,据中国公司网站发布,1月16日至17日,中投公司召开2025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公司2024年经营管理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公司系统要守正创新履行职责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增强主权财富基金核心功能,积极有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优化对外投资布局结构,推动自主投资能力建设提质增效。二是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发挥好汇金公司作用,深化直管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做深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防控传统和非传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四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财华社讯】2025年1月1日,也是百度成立25周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全员信表示,技术创新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25年来,我们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沿,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才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信中写到,多年来,百度一直将超过20%资金投入研发,并不遗余力地尝试把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化,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只有规模化的应用,才能让技术发挥价值。“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表明,重大的技术突破,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是规模化应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在全员信中,李彦宏表明了对2025年的期待,“虽然超级应用尚未出现,AI的实际渗透率已经不低,并且将在2025年继续井喷式增长”。他写道,“我们也期待,我们在2023、2024年种下的种子能够在2025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不断获得市场的验证和认可”。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