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经测算,2024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93.9,同比提升11.8%。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508.8、564.7、218.6,同比分别提升31.1%、0.7%、7.3%,发展趋势指数为62.5。7月,快递业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智能装备加快应用,跨境服务继续优化,发展效能稳步提升。预计8月,行业运行仍将保持平稳。
4月28日,为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研发核心装备。加快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关键控制单元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加快矿山机器人研发及迭代更新。研制分布式光学监测、高精度微震监测、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端矿用传感器和专用仪器设备。加强智能快掘成套装备、硬岩截割掘进装备、智能钻探装备、千万吨级智能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和薄矿脉智能开采装备、智能化铲装及运输装备、智能化尾矿充填成套装备、无人化智能钻爆装备、露天矿山大型智能采剥装备、重载作业机器人、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4月28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网站公告,为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其中提到,着力支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对智能装备、数字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新业态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工业领域碳减排、绿色化改造、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和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加大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中长期资金支持。有序退出制造业“僵尸企业”,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保险公司要发展科技保险、新能源保险、气候保险等业务,发展和推广网络安全保险,提升保险保障水平。
1月25日,工信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
11月9日,均普智能(688306.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向客户交付的GLP-1受体激动剂自动注射电动笔装配智能装备,相关药物一般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或抑制食欲。
10月17日,中重科技(603135.SH)在互动平台表示,中重智能将加大对智能机器人及软件等方面的的投入,进一步拓展公司智能装备的应用领域,打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暂不涉及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
7月27日,豪森股份(688529.SH)在互动平台表示,大众及小鹏均为公司长期合作客户。公司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产品、项目经验、服务质量、客户结构等多方面具备突出优势,已承接20余条交付地点在海外的订单,走在行业国际化前列。
5月24日,润和软件(300339.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AI中枢平台可以利用语料工程对接商业大模型,也可以支持对接各类开源大模型。为了保障NLP大模型的可持续供应,公司还将布局NLP基础大模型的自主可控,基于现有开源大模型LLaMA、ChatGLM、OPT、T5等基础上,利用Topic-Guided Red-Teaming Self-Instruct、Principle-Driven Self-Alignment、Principle Engraving、Verbose Cloning等模型训练技术掌握自主可控大语言模型,为企业用户提供可私有化部署的大模型能力,相关最新进展请您以公司的官方信息为准。公司目前已与智能装备企业在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合作。
4月13日,宝信软件(600845.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在钢铁行业大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将图像处理技术运用于控制现场工业机器人或智能装备的作业、产品质量检判、现场危险源监控、环境监测;将运筹优化技术运用于多基地、多产线、多工序的一体化排程,也运用于复杂原辅料的经济性配比计算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优化、应急响应更敏捷等方面的作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