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 大模型的认知突破为自主决策提供了技术基座,区块链的可验证环境则为价值交换构建了信任基础,二者的深度耦合催生出四大变革趋势。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正处于技术突破、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人工智能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加速了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剧烈调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智能经济的完善,开启了文明转型的内生需求。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都离不开技术的牵引和金融系统化支撑。
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19日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认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企业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创新策略、应用示范和人才聚集,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会上,有关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中央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10家中央企业签订倡议书,表示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而赛意信息(300687)也从原本特定领域工具性软件,向工具链上下游和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软件方向演进,进而发展到数字化生产制造平台,为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乃至智能经济提供保驾护航。
新能源是2022年中国最有成长性的行业!3月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在介绍《2022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时表示,受访者认为,2022年中国最有成长性的行业前四项是新能源(风能、光伏、储能、新型电力系统)、5G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
华兴资本发布报告,过去十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软件应用的快速增长,该行见证了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十年科技周期。该行认为,4G等科技基础设施超前建设、摩尔定律延续及全球技术开放、发达的私募股权市场,以及宽松、友好的创新环境成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2月25日,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支持深圳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和创新支持方式,采用“揭榜挂帅”“立军令状”“滚动立项”等组织方式,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区块链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培育智能经济、健康产业、海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
中科高服日前发布《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报告称智能经济时代的全新产业版图初步显现,预计2019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70亿元,目前安防和金融领域市场份额最大,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爆发潜力。
深圳特区报消息,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深圳信息产业优势,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率先壮大智能经济、建成数字政府、迈入智能社会。要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工程建设,率先开展5G商用试点,建设智能经济发展先导区,打造一流数字政府,大力推广智慧民生服务,全面实现医院和社康中心检查结果互认互通。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