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3月3日,《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印发。其中提出,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专注特定场景和“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推出高性价比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重点聚焦空间感知、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C端场景以及工业巡检、远程医疗、应急救援等B端场景,打造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发展集聚地。
9月3日,祥源新材(30098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当前,公司IXPE材料可应用于部分智能穿戴产品,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9月以来,消费电子市场迎来传统旺季,各大终端厂商陆续推出新品,除华为、苹果新机亮相外,小米、vivo、OPPO等品牌也相继发售了旗舰新机,还有部分厂商发布了新款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产品,对下游换机需求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5月12日,立讯精密(002475.SZ)在互动平台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深度融合,公司时刻紧扣智能制造这一底层逻辑,大力推动自动化工艺、数字化应用对制程开发、人员组织及生产方式的持续赋能。在硬件端,公司与AIGC技术生产內容或运营产品的客户保持着稳定紧密的合作,相关产品在AI领域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包括AR/VR/MR/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及算力中心场景中多品类的零组件、模组及整机组装。
11月2日,华为在深圳举行华为Pocket S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会上,华为推出了折叠屏手机Pocket S、卡片充电器、新款智能手表WATCH GT Cyber、智慧屏、一体机等一系列新品。
Canalys微信公众号今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5.6%,出货量达到4090万只。智能手环市场下滑始于2020年第四季度,已延续至2021年第二季度,出货量骤降23.8%至1550万只。不过腕带手表的增长抵消了智能手环下滑的颓势。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达到了2540万只,猛增37.9%。腕带手表本季度占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的62%。
3月16日,据IDC报告,去年第4季全球可穿戴装置出货量为1.535亿台,按年增长27.2%。按品牌划分,第4季苹果出货量升27.2%至5560万台,市占率为36.2%,全球居首,其中智能手表出货量升45.6%,耳机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2%。其后为小米出货量升5%至1350万台,其中手环出货量跌18.3%,耳机出货量则升55.5%。
据《科创板日报》3月9日讯,市场调查机构UBI Research表示,去年OLED面板总出货量达5.7788亿块,较前一年增加2041万块,增幅为3.7%。除大尺寸电视和智能手机外,汽车、笔记本的相关需求带动了OLED面板增长。该机构进一步称,其中适用于商用OLED电视的WRGB OLED、折叠屏OLED、智能手表用OLED市场需求带动了面板增加。不过平板电脑用OLED等的需求有所减少。
唯有在黑夜中不断挣扎寻找“突破口”,才能化蛹成蝶,迎来胜利的曙光。多年前,马斯克曾直言,“与手机与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但富士康不怕啃硬骨头,偏要试一试。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2020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7.1%,快于全部规上工业4.3个百分点。很多产品大幅增产,比如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集成电路圆片,这些新兴产品增速都达到1倍以上,市场需求很大。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