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制修订50项左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财华社讯】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的通知》。工作目标是巩固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健全公平入学长效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教育焦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财华社讯】3月26日,教育部近日印发《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全国平台功能定位,推进大规模应用。强调全国平台是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一网(官方网站)三端(家长端APP、机构端APP和管理端APP)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家长学生通过全国平台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支持培训机构按照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直接入驻或系统接入全国平台,通过全国平台介绍、展示、售卖相关课程和服务。支持主管部门依托全国平台开展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工作,提升校外培训监管数智化水平。
每年的两会期间,教育议题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部今年将会推出国家战略行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更好地加快加强人才培养。
12月11日,教育部、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做好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深化产学合作。各地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和软件企业要形成合力,建立供需对接机制,促进软件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鼓励地方教育部门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项目。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与软件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提升自主研发软件供给能力。督促软件企业根据各地各校实际需求,研发适用于教学、科研的正版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软件企业创办软件生态赛事,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软件赛事活动,在壮大生态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财华社讯】11月22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指引》对膳食经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明确自主经营的中小学校食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指导各地科学统筹资金,全面加强监管,实现信息公开。
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河南体育学院等9所学校,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5月13日至5月17日。
4月28日,为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研发核心装备。加快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关键控制单元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加快矿山机器人研发及迭代更新。研制分布式光学监测、高精度微震监测、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端矿用传感器和专用仪器设备。加强智能快掘成套装备、硬岩截割掘进装备、智能钻探装备、千万吨级智能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和薄矿脉智能开采装备、智能化铲装及运输装备、智能化尾矿充填成套装备、无人化智能钻爆装备、露天矿山大型智能采剥装备、重载作业机器人、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装备研发应用。
4月28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网站公告,为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国家矿山安监局、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 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