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金茂源环保(06805.HK)公布,预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较2023年同期的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9117万录得增加超过30%。主要由于集团的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因日常租赁面积增加致使租赁及设施使用收益、废水处理及公用事业的收益增加;及因租户需求增加及集团信用政策的调整增加货物销售及配套业务产生的收益。
5月1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夯实数字底座。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关键能力。加快研究数据安全技术体系,着力提升数据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推动数据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打造供需对接、全链协同、价值驱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高质量建设数字社会,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激励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强化保险资金绿色发展支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绿色债券配置,提高绿色产业投资力度。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积极运用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工具,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绿色产业领域资产配置。
截至目前,东方集团共申请“全脂稳定米糠”技术相关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授权7项。在东方集团位于哈尔滨方正县的稻谷加工园区,已建成年产10000吨级全脂稳定米糠生产线,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规模化自主研发全脂稳定米糠粉生产线。通过实现米糠资源由饲料资源向食品领域转化,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稻米加工循环经济创利空间,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提质增效。
3月15日消息,特变电工公告,拟176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项目。这是继前些天隆基股份百亿投资之后,又一光伏巨头加码新能源。3月16日,特变电工股价高开3%,收盘上涨5.41%,目前公司市值789.9亿元。
龙建股份(600853)公告称,公司收到招标人东宁市交通运输局、招标代理机构中资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公司成为国道绥满公路绥阳镇至东宁穆棱界段改扩建工程中标人,中标价为387,715,782.96元。此外,公司所在联合体成为重金循环经济(百色林业)产业园(EPC)总承包1标段(重)中标人,中标价总价为10亿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进兼并重组、横向联合,提高集中度、加强资源掌控能力、聚集低碳发展合力、共享低碳发展技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纵向延伸,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生产要素流通、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共享、全生命周期角度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循环经济效应,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高耗能企业要抓住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在降碳的同时形成新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加快推动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和突破,如低成本高安全地制备、储存和运输绿氢,在重点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加快突破碳中和关键材料、仪器装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瓶颈。
2021年7月30日,以探讨新形势下企业成长之道为主旨的“2021GPLP犀牛财经企业成长之道年度峰会”将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拉开序幕。本次峰会邀请全国数十家头部机构投资者和上百家成长型企业高管,共同探讨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和企业如何在细分领域中不断超越自我稳健成长的经验心得。在后疫情时代双循环经济大背景下,消费和物流首当其冲成为投资机构和业界关注的热门领域。为此,本次峰会特别设立圆桌论坛,分别针
7月7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7月7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利用量达到6000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