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本市场持续震荡的行情背景下,首程控股(0697.HK)整体表现显著强于大市,且自4月下旬之后稳步上扬,至目前阶段涨幅已超过三分之一。
当前金价同时受到高通胀和利率水准上升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受到俄乌冲突和疫情反复的影响,中信证券预计高通胀预期以及避险情绪对金价的正面影响将占据上风,继续支撑金价高位运行。同时疫情造成的其他金属供需双弱的局面也使得黄金的吸引力上升。维持对黄金板块“强于大市”的评级。
【财华社讯】于2021年9月27日收市,顺丰控股(002352.CN)涨1.57%;自公司公布8月份业绩至今,累计涨超8%;而自2021年9月初至今,已累计涨超19%,资金累计净流入12.94亿人民币,表现明显强于大市。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73.2亿件,同比增长40.1%,已达到去年830亿件总量的八成,超2019年全年总量。根据快递物流行业智库ExpressHub预测,2021年中国快递总量有望突破1000亿件。于<<【数据说话】顺丰公布8月快递业绩,不打价格战的物流业有何变化?>>提述,对于快递行业的展望,国信证券认为在监管和政策指导下,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趋于缓和,龙头不再一味的“以价换量”,而是在竞争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服务质量和公司利润,旺季提价幅度和周期长度均有望超预期。
中信证券指出,7月初以来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今年稀土下游淡季不淡,受到新能源等下游需求的强势拉动,补库前置效应明显,受到雨季来临和疫情加重影响,缅甸稀土供给出现扰动,叠加近期国家环保督察下部分冶炼分离厂减产停产,供需基本面对稀土价格形成有力支持。综合来看,稀土全产业链配置时点已经到来,稀土板块或迎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稀土资源战略价值重估进行时,持续坚定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原证券指出,芯片短缺影响预计持续到三季度,短期扰动不改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抬升趋势。预计汽车行业景气度在2021年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万联证券发表研报指,从估值情况来看,通信行业PE(TTM)为38.33倍,低于于过去2008年至2018年十年均值42.97倍,相较于4G建设周期中板块估值最高水平70.10倍,板块估值仍有向上修复空间。随着5G建设步伐加快,该行认为板块中长期向好逻辑不变。该行建议,光通信领域推荐持续关注中际旭创、光迅科技;通讯设备领域推荐国內设备龙头星网锐捷、中兴通讯;以及所有主营业务均为5G建设核心料号的铭普光磁。维持通信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万联证券发表研报指,证券板块,短期考虑2018年下半年低基数影响,在中性假设下,该行预计全年证券行业将依旧维持较高速度的利润增速。长期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必将享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长期红利。券商中报略好于预期,低基数效应初显,估值目前处于合理区间,该行维持证券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但仍需关注外围摩擦可能带来的市场超预期震荡风险。保险板块,上市险企PEV整体估值合理,部分公司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受益于行业减税政策落地,上市险企高税负缓解,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只要利率不出现超预期下行,保险股估值有望继续提升,该行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天风证券发表研报指,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该行再次强调,在“房住不炒”的长逻辑下,对于地产行业调控政策频率更高、应对更快或将常态化,产业政策宽松勿盼,收紧难言,或将持续以稳为主,尤其随7、8月基本面数据走弱的情况下,政策加码概率较低。反观随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产行业有望受益于流动性宽松。随中报期临近,2017/18年的高销售将在2019/20进入交房高峰,地产企业的业绩增速或将超预期,目前公布的金科、蓝光、保利均明显超预期。维持房地产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东方财富证券发表研报指,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339亿元,增速52.8%,占全球市场份额12.56%,成为全球第二大力量。在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別占据34.9%和24.8%的市场份额。此外,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维持高景气。维持互联网行业强于大市评级。互联网行业的高景气发展,将促进行业公司的稳健增长,建议关注科大讯飞(002230-CN)、宝信软件(600845-CN)、浪潮信息(000977-CN)。
东方财富证券发表研报指,7月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共同发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旨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以及用于公立医院考核等工作中。与2018年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国家辅助用药目录”不同,这次印发的目录名称是“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由“辅助用药”变为“合理用药”,虽然语调稍为缓和,但基本思路还是一致的。该行认为,随着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出台以及后续目录的动态调整,临床药品使用结构持续调整中,未来只有临床疗效确定的品种才能在政策筛选以及引导下占领市场,也促使药企加快一致性评价工作以及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注重临床疗效,从而提升上市药品质量。维持医药生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