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8日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香港交易所互联互通十周年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证监会将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推动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市场开放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扩大沪深港通的标的范围,拓展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扩大期货市场开放。机构开放方面,支持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内地机构“走出去”开展跨境业务。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香港交易所互联互通十周年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证监会正加快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在市场开放、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将推出更多务实的举措。(财联社)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的致辞中表示,在市场开放方面,投资端,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扩大交易标的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持续流入A股市场。截至10月底,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2788只,市值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例超过90%。融资端,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截至10月底,已办结195家企业境外首发上市备案。(财联社)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林慧虹表示:“『债券通』对于內地债券市场开放和发展,已担当重要角色。內地债券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市,自『债券通 – 北向通』于2017年成功推出后,获得国际投资者踊跃参与。『债券通 – 南向通』是內地投者资进行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重要平台,而香港一直积极推动內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在內地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中,银行业界会继续与相关持分者合作,在拓展新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扩大香港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1月3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31日公布。方案提出如下要点:培育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提高各类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例;有序扩大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推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的应用;设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对触及退市标准的坚决予以退市;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城市和门店等。
12月30日,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詠箑透露,中方在中欧投资协定中纳入了金融等领域自主开放的举措,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序扩大了部分服务业和部分制造业的开放,比如医院和汽车。中方相信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可以实现高质量“引进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人民。
12月26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目前,中美双方正在履行法律审核、翻译校对等必要程序,并对协议签署等后续工作密切沟通。下调进口关税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具体举措,将有利于扩大相关高质量产品的进口,扩大进口是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进口关税降低将有利于形成均衡协调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推进贸易和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的有序流动,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国内国外市场深度融合。
交银国际发表研报指,QFII/RQFII额度的全面取消将大幅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內资本市场的便利性,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关键一步。短期来看,QFII/RQFII额度取消为A股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对股市并无显着提振作用。中长期来看,其将为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助力完善市场机制和优化投资者结构。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主流指数对中国股票与债券的纳入,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将逐渐上升。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9月10日公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此外,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有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据期货时报,9月2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2019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未来,期货市场要向五个方向改革:一是加大品种供给,有序扩大开展期权交易的范围;二是提升运行质量,加大品种供给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广度,提升运行质量则是期货发展的深度,此外,要加大期货市场的宣传;三是扩大市场开放,增进期货业有效交流的途径,扩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健全市场法治,全力配合推动期货法立法工作;五是强化风险防控,这是市场化的基础,也是一些工作的前提。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