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3月17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6%;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1小时。
7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6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997万人,同比增长1.6%。
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陈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平稳实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和投资运营不断加强,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启动实施。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亿人、2.4亿人、2.9亿人。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2万亿元、总支出1.8万亿元,3月底累计结余8.6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8亿人,覆盖98%人口,其中9.86亿人同时领用了电子社保卡。
5月9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建委等十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月10日消息,发改委等二十一部门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改善住房条件。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以中小户型为主,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多措并举促进单位依法缴存,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3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5.3%。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与7月份持平。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5.3%,比7月份下降0.9个百分点;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7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5小时。
【财华社讯】交银国际报告指出,外卖配送保障指引或逐渐提升配送成本,中长期看技术优化。外卖送餐员收入、安全、保障指导意见发布,根据各地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政策情况,报告认为工伤险率先全面落地,其他如养老、医疗险仍需细则指引。
7月15日至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率调研组到桂林市,就“新零工经济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福达控股集团福达股份、桂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桂林市导游协会等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就业培训、员工社保落实、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长7.6%,增速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企业效益增加,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较快增长。2020年,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6.9%、8.2%和7.0%。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