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2月12日,央行发布公告,2025年2月14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4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为2025年5月20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人民币2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为2026年2月1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以上两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透过香港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央行三个月期和一年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将于2024年2月20日进行投标,并于2024年2月22日交收。总值人民币300亿元的三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和人民币150亿元的一年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可供合资格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成员以利率为标的,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债券投标平台进行竞价投标。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透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2023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投标总量约为302亿元,超过发行量的6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202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別为2.09%和2.5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接近550亿元,约为发行量的2.2倍。
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10月31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2022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0%。此次发行投标总量约为228亿元,超过发行量的4.5倍。
2022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別为1.90%和2.3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接近750亿元,约为发行量的3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別为2.49%和2.80%。
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3月22日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60%。投标总量超过220亿元,约为发行量的4.4倍。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