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寒冬之下,包括英伟达(NVDA.US)、英特尔(INTC.US)在内的多家美股半导体巨头均出现了最新财季业绩大降的情况。
俄乌冲突下,全球LNG船舶订单火爆,仅上半年全球订单量已达108艘,超过历年全年总量,低温储存罐的需求也随之大增,这对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9月6日,雅克科技(002409.SZ)就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公司雅克天然气中标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储罐二阶段项目,中标金额合计4.83亿元。
相较于2021年的高景气,2022年的半导体行业频频传出“砍单”的消息。不过,这一情况主要出现在传统的消费电子芯片领域,实际上包括汽车芯片在内的一些领域景气度依然高涨,这也使得领域内的相关企业获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
2022年以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一期”)延续了自己“卖卖卖”的节奏,陆续减持了景嘉微(300474.SZ)、国科微(300672.SZ)、华润微(688396.SH)、万业企业(600641.SH)等。
2022年以来,科创板打新市场算是A股“顶流”之一,超高发行价被质疑利益输送、频频破发导致暴亏、超募、大规模弃购等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最近好不容易消停一会儿。然而,新股思特威(688213.SH)和西部证券之间的“故事”又让不少投资者原地变身成了吃瓜群众,也顺利引起了市场众多投资者的热议。
近两年,集成电路产业在政策的扶持下迎来了飞速发展,相关概念股的业绩也是水涨船高。3月17日,板块内的芯朋微(688508.SH)也正式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期内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取得了翻倍的涨幅。不过,虽然迎来了业绩增长的好消息,但芯朋微近期的股价(以下均指前复权)表现却不那么令投资者满意。
近日,国产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688126.SH)接连发布了两份利好的公告。其一是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在期内取得了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增长的成绩;其二则是公布了定增的结果,包括大基金二期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也都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受此刺激,沪硅产业的股价(均指前复权)在2月28日高开3.51%,截至收盘,最终上涨2.66%,报收24.29元/股,最新总市值为602.46亿元。
2021年,已经进入回收期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一期”)抛售了不少上市科技公司的股份。2022年,大基金一期延续了自己“卖卖卖”的节奏。1月10日,除了景嘉微外,国科微(300672.SZ)也公告称,大基金一期计划减持不超过364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2%。
12月15日,兴发集团(600141.SH)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拟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引入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基金二期”)作为领投方的15名战略投资者。
12月6日,科创板新股东芯股份(688110.SH)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确定此次的发行价格为30.18元/股,发行数量约为1.11亿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无老股转让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基金二期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