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0月1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欢迎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建议的举措,作为內地市场的门户,香港将受益于一系列广泛的措施,包括深化互联互通(包括优化跨境理财通),以及透过改善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基础设施和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来支持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发展。建议的措施也将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当中包括吸引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扩展及深化涵盖中东和东南亚的海外网路、进一步优化上市审批程序、提升市场效率,以及减低交易成本。证监会亦将继续协助建立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和加强对虚拟资产交易的监管。此外,与“一带一路”地区主权基金的合作、在中东推出追踪香港股票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扩大基金及单一家族办公室的税务宽减,以及全面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亦将有力强化香港作为全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先生表示:“我们全力支持特首的建议,以加强本港作为首选的集资、投资以及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吸引力。而扩展本港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并推动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及黄金市场,将进一步提升香港成为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的国际枢纽地位。”
6月13日,欧莱新材(688530.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与大基金三期暂无接触。
6月11日,端午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早盘市场人气涣散,多数板块走势低迷,两大“定海神针”贵州茅台(600519.SH)和宁德时代(300750.SZ)相继下挫,然而半导体指数却低开高走,收涨4.85%,可谓“一枝独秀”,甚至带动创业板指探底回升。
5月28日,芯片股持续活跃,截至发稿,半导体板块指数涨1.15%,其中,台基股份(300046.SZ)涨20%,富满微(300671.SZ)涨15.4%,博通集成(603068.SH)、上海贝岭(600171.SH)涨10%,沪硅产业(688126.SH)涨近5%。
大基金再次出手,这一次是把目光瞄准了存储芯片。
号称“国产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688256.SH)上半年业绩出炉。公司2023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为5.45亿元,业绩的窟窿仍在放大。
近年来,实现两地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其中港股上市公司成功闯关A股市场的就有春立医疗(688236.SH,01858.HK)、时代电气(688187.SH,03898.HK)、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等等。
作为国内“晶圆双雄”之一,仅次于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的华虹半导体(01347.HK)又放出重磅消息,“国家队”出手了!6月28日华虹半导体在港交所公告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I将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人民币股份发行,将认购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的人民币股份。30亿的资金注入,给予市场不少信心。
5月19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涨0.12%,创业板涨0.03%,科创50指数涨0.52%。两市超24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480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2.2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2.4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0.17亿元。
受今年AI风潮的兴起,不少科技股迎来了“春天”,其中北方华创(002371.SZ)的股价一度从低点大涨超50%。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