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1月7日,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6日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特别是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发布实施以来,国内外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将把握好经济增速和经济增长质量、内部和外部、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继续坚持实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强与市场沟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高质量发展。汇丰银行、香港东亚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摩根士丹利等11家外资金融机构负责人参会并发言。
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专栏文章发布《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展业的程序,开展新业务试点时,坚持对内外资金融机构平等对待。二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各类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丰富可投资的行业和资产种类,进一步提升外资参与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三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原则,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优化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四是持续完善金融监管。完善与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建好各类“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上表示,将继续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将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扩大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增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据央行网站11月26日消息,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大对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分析研判,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整治各种违规金融行为,坚决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继续拆解影子银行,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整顿隐性债务。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资金融机构更密切合作,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力。
据央行消息,10月18-19日,第4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央行行长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并表示近年来多边贸易体系遇到严峻挑战,中方愿与各方合作,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业开放,包括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为中外金融机构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中方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改革,使基金组织份额能够客观反映国际经济格局的现实情况。
【财华社讯】香港信贷(01273-HK)公布,于2019年10月8日,该公司附属HKF Overseas Limited与一间外资金融机构订立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之意向书,就有关可能向买方出售该公司间接附属易贷网信贷有限公司之全部已发行股本。根据意向书,潜在出售事项须待卖方与买方就潜在出售事项订立正式买卖协议方可作实。订约方须于签订意向书后立即开始磋商潜在出售事项之条款。
据界面消息,6月13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参加“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时表示,支持上海试点基金、券商等机构取消外资持股比例的上限,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持股范围。
5月30日,央行行长易纲在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发展高质量的金融产业,支持国家金融业改革开放政策在北京落地,支持金融街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的建设。支持资本项目便利化的政策试点,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等政策在北京落地。支持高端金融要素资源在金融街聚集,推动支持金融业发展和试点,在金融街落地,推动外资、外汇政策在金融街先行先试,不断地吸引国际化的元素,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拓展业务,指导开展专业性的国际合作,支持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的建设。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今日在京召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郑杨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上海已经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的重要聚集地,除了金融、证券、保险、基金不断会聚,总部型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一批重要的金融机构或组织落户上海。上海金融业增长值5781亿元,同比增长5.7%,在全市的GDP已经17.7%。
据看看新闻,上海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在上海先行先试,在外资规模、股东类型、经营年限、持股比例等方面放宽市场准入,以及拓展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等。近期,争取在去年推荐三批开放项目的基础上,再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荐第四批项目。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