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从环比看,CPI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食品中,果蔬及水产品大量上市,加之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均由涨转降,分別下降4.5%、1.6%和2.3%;受生猪生产周期、短期压栏惜售和猪肉消费旺季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4%,涨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
10月21日,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做好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部署各地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与国家投放中央储备形成调控合力。国家要求各地按照猪肉储备调节预案规定,加大力度持续多批次投放猪肉储备,冬至、元旦和明年春节等重要时点以及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过多、价格水平过高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
“二师兄”身价飙涨?众所周知,2021年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猪价跌到“六亲不认”,甚至一度跌破全行业的成本线,迎来了史上最惨猪周期。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环比看,7月份,食品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季节性;鲜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3.8%。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发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等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群众消费支出,保持生猪和猪肉市场平稳运行、价格水平在合理区间,对于稳定群众猪肉消费支出、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以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在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猪肉消费不旺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各方普遍认为存在过度压栏和二次育肥等非理性行为。
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据央视新闻,在今天(7月8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从目前情况看,随着前期压栏大猪逐渐被市场消化,加之国家收储政策支撑,预计下半年生猪及猪肉价格以稳中盘整为主。
开源证券发布报告指,各生猪养殖企业5月销售数据发布完毕。整体看,5月肥猪销售均价环比4月加速下跌,各企业均价区间在17.5-18.5元/公斤,同比及环比跌幅分别达到35%和15%以上。目前全国均价已跌破15元/公斤,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绝大部分养殖企业已陷入亏损,二次育肥及压栏等情况有所缓解,未来随着出栏体重逐步下降,加上冬季疫情期间较低的仔猪存活率影响肥猪出栏,开源证券预计6-7月有望迎来猪价反弹。
【财华社讯】12月2日,A股猪肉概念相关个股全线走强,猪肉板块大涨。港股中粮肉食(01610-HK)跟随上涨,盘中一度涨超6%。截至发稿,中粮肉食涨5.372%,报2.55港元,成交额超1400万港元。光大证券指出,猪价快速下跌后,养殖户压栏惜售,东北猪价有企稳迹象。北方生猪流向南方,冲击高价区域。山东、河南等地库存猪肉较高并陆续出库,短期供应相对充裕华北、华东地区猪价持续调整。西南地区猪价较为稳定:制作腊肉灌肠陆续开始,春节前备货需求也将对猪价有所支撑。猪价仍有上涨动力。
据经济日报消息,春节前全国猪肉价格以小幅下跌为主。 业内专家预计,春节后猪肉行情仍将低迷。整个1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价格都处于近5年同期最低点。按照这个价格计算,东北地区及河北地区生猪出栏价大幅度低于养殖场盈亏平衡点,处于全面亏损状态。这种状态还会继续延续一段时间,因为整个1月份上市的白条猪普遍超重。这说明,由于前期禁运,上述地区压栏毛猪占比仍然很高。因此,消化这些积压的毛猪还需要一段时间,价格低迷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