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2月2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 《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其中提出,深化医疗领域外商投资。持续推进外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完善外商独资医院机构设置、执业和监管等制度,促进外商独资医院落户上海。支持外籍医疗技术专业人员按规定在高水平医疗机构执业,探索外籍护士在沪规范执业。
6月26日,为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主要目标,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5月10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去年底,国家数据局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的是通过推动数据在多场景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实现经济规模和效率的倍增,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文件印发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将从试点探索、办好大赛、典型案例征集3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在试点探索上,正积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卫健委等部门就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试点方案开展系统研究。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持续深化试点方案研究工作,尽快推进一批试点,推动解决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供给不足、流通不畅、应用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加快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4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商务部牵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文件已印好,可能未来几天就会正式出台。除了这几个之外,还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还有交通运输、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的实施方案,牵头单位分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教育部、文旅部、卫健委,这些文件也都在制定印发的过程当中,很快会跟大家见面,重点任务将进一步细化明确。
3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意见》围绕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的关键工作,从建立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执法、创新执法手段等三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将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统筹推进,完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督执法机制。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全面梳理本部门涉及医疗服务监督事项清单,明晰部门监督责任,确保部门间职责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监督空白和多头执法,切实提升监督执法合力。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第三批目录收录39个品种,涉及75个品规、13种剂型,覆盖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抗感染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放射性诊断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等12个方面治疗用药。
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8月24日,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第四批清单有24个品种,涉及30个品规、9种剂型,覆盖神经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领域。
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內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继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有效掌握病毒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增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临床救治能力。
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