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4月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31日讯,香港特区发展局就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新田科技城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共收到22份意向书。发展局表示,提交意向书的企业/机构包括本地和內地发展商、承建商、综合企业和电商物流公司。发展局将全力推展三个片区开发试点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陆续进行招标。
【财华社讯】3月13日,据香港政府新闻讯,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3月12日出席香港青年协会网上直播节目时表示,除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也要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财政预算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着墨颇多,也提出将人工智能发展为关键产业。他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具有优势,而人工智能也可赋能其他不同产业升级转型,相关发展需要资金、数据和人才。特区政府过去数年吸引人才不遗余力,北部都会区可让来港企业落户,也将成为香港发展创科、人才汇聚之地。
2月26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北部都会区」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
【财华社讯】2月25日,仲量联行今天发布的《香港住宅销售市场综述》指出,香港住宅市场经历三年显着调整,需要刺激需求,以摆脱结构性供应过剩的困境。同时,在楼价回调下,本港置业负担能力已显着改善,2024年底楼价与收入比率已由2021年的17.8年降至12.3年,回落至2012年水平,意味着一般家庭现时购买一个538平方呎住宅单位所需的收入年期缩短了5.5年,这也为后续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虽然楼价回落与供应增加符合政策目标,但市场数据反映地产发展正面临两大危机:2024年已批出土地上可随时动工的单位数目仅为1.2万伙,按年急挫33%;而2024/25财政年度首三季地价收入急跌至约40亿港元,远低于上一年度的139亿港元,甚至不足本年度330亿港元目标的八分之一。若不推出相应政策,资产贬值恐将陷入恶性循环,不仅阻碍市区重建与策略规划,更可能危及北部都会区这一香港长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财华社讯】2月17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表示,提速发展「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把握科技变革机遇的关键。未来几年,「北部都会区」相关工程将陆续上马、产业用地逐步推出,加上其他重要民生相关的基建工程,政府的工程开支将进入高峰期。为了确保这些工程按时推展,将会更灵活善用市场资源,包括采用更多元的发展模式以推展相关项目。此外,也会透过发行政府债券融资,确保北部都会区这个对香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项目进度,不会因公共财政状况而受到制约。为了推行策略性基建,并让新增产业用地更快推出,香港有条件、也有能力适度增加发债,灵活运用市场力量。环顾一些先进经济体,其政府债务相对生产总值的比率均超过百分之一百。相较之下,香港现时相关比率仅约9.3%,未来即使略为提高,亦仍远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属于稳健水平。
【财华社讯】2月12日,据香港政府新闻公报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在立法会上就黄俊硕议员提出的“全面检视特区政府资源运用,优化财政结构”议案发表开场发言。许正宇表示,在公共理财方面,政府一直遵从《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制定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以确保公共财政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政府有宪制责任审慎理财,在一段期间內达致收支平衡。为此,政府正落实一套全面的财政整合计划,透过控制开支增长、增加收入和发行政府债券,力求数年內让政府回复收支平衡。在控制开支方面,政府严格控制经营开支增长,推行公务员编制零增长,并通过优化管理和数字化措施提高资源效率。同时,政府推行“资源效率优化计划”,在不影响综援及公共福利金等计划的前提下,每年节省1%的经常开支。此外,政府还调整基本工程开支的规模,优先推进北部都会区等成熟项目,同时根据项目重要性调整其他项目的进度。
【财华社讯】12月3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公报讯,香港特区发展局今日邀请市场在三个月內就北部都会区(北都)的三个“片区开发”试点提交意向书。在北都采用“片区开发”模式是一个新尝试。香港特区政府希望搜集市场的意见和建议,以敲定日后公开招标的细节和条款,目标是由2025年下半年起至2026年期间陆续为该三个“片区开发”试点招标。意向书邀请文件就每个试点的“基线情景”说明具体发展要求,方便有兴趣参与开发的企业提出意见。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市场提出创新可行的建议,以善用“片区开发”模式,在北都产业发展有更深入和实质的参与。
【财华社讯】12月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并发表致辞。陈茂波表示,在香港经济未来发展中,最关键是改革创新。在科技变革、数字化发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国际大趋势下,香港应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加强与內地和国际的联通,加速发展。他强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应继续发挥其传统优势,并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国家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已投入大量资源完善创科基建和生态圈,促进创科产业化发展。同时,香港将利用“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优势,开拓新市场,特別是在全球南方和新兴市场。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新增的经济增长空间,将重点发展创科合作基地和创新土地开发模式。最后,陈茂波表示,只要香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必将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财华社讯】11月22日,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11月21日参加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与全球代表探讨香港科技创新进展。张曼莉表示香港正全力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力争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着力以数据流动推进大湾区创新发展,并加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她提到特区政府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旨在促进港深两地创新合作,打造河套合作区成为大湾区的重要策源地。其后,张曼莉还表示,香港正透过四个方面以数据要素来驱动数字经济,包括优化香港数字政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及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特区政府亦将发展北部都会区沙岭10公顷用地为数据园,吸纳海内外具代表性的数据企业集聚。凭藉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功能,特区政府将以数字经济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助力全球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更大贡献。
【财华社讯】10月2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近日表示,2025至26年度到2034至35年度的熟地供应预计约3000公顷,每年供应150至450公顷不等,符合《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目标水平,显示政府持续稳定造地的决心。施政报告提到在北部都会区物色三个分别占地约10至20公顷的地点试行片区开发模式。她指,三个片区分别位于新田科技城、洪水桥/厦村、粉岭北新发展区。三个片区均包含具商业价值的项目,例如私人住宅发展和公共设施地带。三个片区的土地用途规划已完成法定程序,政府计划收回土地后公开招标,由投得片区的发展商综合开发和建设,完成兴建的公共设施则交回政府营运。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